-
糖尿病患可以吃巧克力嗎?該吃哪一種巧克力?日本肝臟科專門名醫栗原毅表示,根據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藉由控醣食療,每日吃25公克黑巧克力,能減少30%糖尿病發生率! 詳全文 >
-
施打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動起來!但是許多人都在詢問:「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氣喘患者可以打疫苗嗎?」還有哪一些特殊族群在施打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醫生漫畫家阿毛,特別將台大家醫科團隊所… 詳全文 >
-
苦味食物如芝麻葉、蒲公英、朝鮮薊、A 菜及菊苣等,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腸道功能、腸道菌種健康及營養吸收,甚至減少「腸漏症」,目前認為有些免疫力失調、過敏及慢性發炎與疼痛,或者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可… 詳全文 >
-
根據國衛院於2019年統計的資料,我國糖尿病盛行率已經超過11%,患者人數已經超過230萬人,糖尿病長期名列國人十大死因之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針灸科主任蔡曜鍵指出,中醫針灸也… 詳全文 >
-
施打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動起來!但是許多人都在詢問:「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氣喘患者可以打疫苗嗎?」還有哪一些特殊族群在施打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醫生漫畫家阿毛,特別將台大家醫科團隊所… 詳全文 >
-
網紅飆捍「館長」驚傳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前哨戰;目前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一波波,三高患者也包括糖尿病患者,惡化為重症者居多。趙順榮藥師指出,穩控血糖能避免糖尿病惡化,不少人有迷思「吃… 詳全文 >
-
「氧化」會引發各種疾病,很多疾病、身體發炎不適,幾乎都與氧化有關。總而言之,腦梗塞、心肌梗塞、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失智症也都與慢性發炎有關。想要預防慢性發炎,最重要的就是充足的睡眠和休養。 詳全文 >
-
無酒癮就能贏得健康!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2017年18歲以上成人過去一年的飲酒率為43%,12至17歲青少年曾經飲酒的盛行率則是27.7%。過度飲酒除了腸胃出血、肝病變、糖尿病、骨折、癌症、… 詳全文 >
-
兒童時期肥胖對於現在及未來成年期都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脂肪肝疾病、糖尿病及代謝性症候群的風險,對於骨骼肌肉、呼吸、內分泌等系統及社交學習上也多有影響 ,可以說是現代人文明病的根源。肥胖防治應… 詳全文 >
-
降低胰島素,以及調整血糖,最終目的都是要「逆轉」或「消除」胰島素風暴。胰島素風暴跟血糖的調控,兩者關係密不可分,所以,代謝技術也朝著降低血中胰島素與調控血糖兩大目標設計,不僅可以用於矯正代謝… 詳全文 >
-
罹患糖尿病超過20年的王先生,現年51歲,結婚2年期間,太太一直沒能懷孕,而且他還被誤診為「無精症」!至醫院檢查發現:他因糖尿病出現神經病變,導致「逆形性射精」,找不到精子可做試管嬰兒。茂盛… 詳全文 >
-
台灣目標2025年C肝治療人數可達25萬人!C肝治療至今,許多患者已獲得妥善治療。郭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林詮斌主治醫師表示,C型肝炎除了對肝臟的影響外,會增加罹患如: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糖… 詳全文 >
-
如今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及期望壽命增加到一百歲的百歲世代,「關節炎」發病率逐漸趕上癌症、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發病率。因此大韓家庭醫學學會、和韓國政府積極宣傳「關節炎」應對之道。 詳全文 >
-
減醣飲食就是不吃澱粉嗎?很多人會問:「減醣就是一口澱粉都不能吃吧!」其實減醣還是得攝取醣類,只是減醣的方式有非常多種,基本概念是從減少精緻糖及精緻澱粉的量開始。米字旁的糖是醣類的一種,屬於精… 詳全文 >
-
內臟脂肪過多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並釋放引起發炎的物質,進而增加罹患代謝疾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癌症等疾病的風險。除了減醣、聰明攝取燃脂食物之外,適度進行有氧運動也是必要捷徑。研究發現,藉由…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