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根據一篇2022年6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創傷事件、工作壓力、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歧視的形式,加速了中高齡者免疫系統的老化,增加罹患癌症、心血管… 詳全文 >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上週新增94例BA.5本土病例,其中有1名死亡個案,為非本國籍30多歲女性、無慢性病史,已接種過3劑疫苗,快篩陽性4天就,死亡診斷缺氧性腦病變,癲癇重積、… 詳全文 >
-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快接近3年,全球死亡人數已經超過646萬人,但是打疫苗卻救回了1千萬人。由於人類免疫系統在15~20歲達到頂點,之後就漸漸走下坡,因此,成人打疫苗做好健康防護… 詳全文 >
-
台中榮總醫院神經內科陳柏霖主任表示,在二年多防疫期間,臺中榮民總醫院醫療團隊發現新冠肺炎(SARS-CoV-2) 染疫者,不僅會有生理上的症狀,新冠肺炎病人產生神經系統併發症也很常見,包括缺… 詳全文 >
-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近期美國研究發現,感染新冠肺炎之試驗者在12個月後與對照組相比增加以下併發症發生率:心血管併發症約有4.5%,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 (包含心肌梗塞、中… 詳全文 >
-
目前新冠疫情延燒,肚子裡懷揣著一個小生命的孕媽咪們更是小心謹慎,深怕染疫對寶寶造成影響。但如今確診人數龐大,即使待在家中,可能也會染疫。究竟確診後居家照護有何注意事項?新冠肺炎會因此影響胎兒… 詳全文 >
-
疫情下壓力大,兩性竟然「性」致缺缺!根據國外研究,疫情期間伴侶間性活動大幅減少,全球 “性滿意度”大受影響,新冠肺炎確診者甚至可能產生勃起功能障礙問題。泌尿科醫師張美玉表示,門診有1名男性病…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是呼吸系統疾病,所以,呼吸道和肺部受損可說是首當其衝!周宗翰中醫師表示,長新冠後遺症常見咳嗽不停的情况,甚至喉嚨乾癢想咳嗽,中醫對於有這樣困擾的人,建議喝一道茶飲,有助舒緩咳嗽。至於… 詳全文 >
-
「真的是禍不單行!」在疫情下,有許多確診者因為非急症,有可能醫療因而被耽誤!1名54歲的王女士上個月車禍斷了7根肋骨,她竟然PCR陽性,由於不是急刀,被送到新冠肺炎專責病房,住了7天轉陰後才… 詳全文 >
-
根據最新美國研究發現,病患在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的6個月後,相較未確診的病患,更有可能感染帶狀皰疹;尤其若在罹患新冠肺炎期間入院治療者,感染機率更高!此項研究發表於美國《感染病醫學會… 詳全文 >
-
年僅5個多月大男嬰元元,2022年5月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在7月1日時出現發燒、咳嗽且食慾不佳等症狀,隔天到花蓮慈濟醫院急診,經當時急診值班的小兒心臟科醫師劉俞暄詳細檢查後,確認元元是花… 詳全文 >
-
確診新冠肺炎康復後,仍然出現咳嗽不適?小心是長新冠後遺症。減少長新冠後遺症,飲食上有一些食物有助減緩發炎反應、提升免疫力,保護細胞免於發炎損傷,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學碩士趙順榮藥師指出…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確診男子出現胸痛「痛徹心扉」,竟然是主動脈剝離!馬偕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日前完成一例COVID-19確診個案主動脈剝離緊急手術。馬偕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簡禎彥表示,主動脈剝離… 詳全文 >
-
近期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的確診個案,出現食慾不振、腹瀉與胃痛症狀的比率有明顯升高,因此,指揮中心已經修訂將腹瀉症狀納入臨床條件。腹瀉嚴重的危險性主要是脫水、電解質不平衡,進而發燒、休… 詳全文 >
-
近來出現許多人新冠肺炎確診後,即使已經快篩陰性,但是卻仍然出現咳嗽不停、喉嚨有痰排不出,甚至感覺鼻腔深處有搔癢感,非常困擾。中醫師賴博政表示,碰到長新冠後遺症,必需依據3大體質進行調理,才能…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