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升溫,確診人數激增,疾管署預估6月底至7月初將進入疫情高峰。短期防疫措施除了勤洗手、戴口罩,長遠來看,體重控制也是民眾可以主動掌握的防疫關鍵。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指出,研究顯示,BMI… 詳全文 >
-
近期疾管署監測數據顯示,新冠本土病例已經連續數週上升,醫界緊急籲免疫力較弱的患者和年長者應提高警覺。免疫低下患者包括:HIV感染者、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患者,以及使用… 詳全文 >
-
近來感染新冠肺炎患者不少,有的人竟因咳嗽咳到偶發性尿失禁,有漏尿的困擾,於是急著找醫師診治。婦產科張瑜芹醫師表示,漏尿不只是女生的困擾,男性也有漏尿情形,統計發現,男性50歲以上,每6人就有…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疾管署示警,確診就醫人次將達170萬人,預估這個月底達疫情高峰。新營醫院中醫科何裕鈞主任說明,本院不僅提供充足藥品與採檢試劑,並且以中醫治療新冠肺炎,也有不錯的成效,成… 詳全文 >
-
病毒感染不可輕忽!新冠肺炎目前雖然已經調降防疫等級,但其起因為病毒感染,因此對人體造成的後遺症仍不可輕忽。宜蘭一名婦人去年感染新冠,在輕症自癒後卻出現慢性頭痛後遺症,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吳旻…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研究又有新發現!林口長庚醫院呼吸胸腔科邱立忠副教授及臨床毒物中心顏宗海主任共同執行一個跨領域的研究計畫,研究團隊觀察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尿液中鎘濃度明顯高於輕症患者,且重症新冠肺炎… 詳全文 >
-
病毒雙重夾擊!新冠肺炎的第六波疫情來襲,加上「夏季流感」也升溫,症狀大都為咽痛如刀割、筋骨痠痛、反覆高燒、吃不下、鼻塞、鼻涕、咳嗽等。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張烱宏主任表示,中醫著重在體質和疾病的… 詳全文 >
-
肺栓塞是除了心肌梗塞與中風外的重要心血管疾病,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近日收治1位75歲肺栓塞病患,除了有糖尿病、高血壓與體重過重的危險因子之外,發病前曾感染新冠肺炎,沒多久就發生肺栓塞。心臟科楊… 詳全文 >
-
有些人罹患新冠肺炎後,併發嚴重肺炎導致呼吸衰竭,必需靠插管使用呼吸器來抗病。一般人以為一旦插管使用呼吸器,就可能難以拔除,其實,如果藉由醫院呼吸照護團隊的守護,加上擬定呼吸訓練及復健運動,患… 詳全文 >
-
新冠確診後遺症,確診後要補充什麼營養?確診後容易忘東忘西嗎? 上次跟大家分享腦霧飲食和NG 食物,這次來和大家分享 要補充哪些營養素再幫大家複習一下 腦霧是什麼? 頭痛、頭量、健忘、認… 詳全文 >
-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今2月20日起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維持812天的室內口罩禁令今天走入歷史,僅剩公共運輸系統、醫療照護等八大場域仍需強制配戴。面對口罩解禁免驚,…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除了對肺部會有影響之外,也常見皮膚疾病比如異位性皮膚炎、濕疹、蕁麻疹等,中醫認為肺主皮毛,既然新冠會侵犯肺部,對皮膚也會有相當程度的傷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 詳全文 >
-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分享,根據美國聖路易斯健康中心的Ziyard醫生研究許多新冠肺炎患者的器官後發現,腎臟、腦、心臟三大器官皆有加速老化的現象,重複感染也會增加老化的趨勢。針對此研究… 詳全文 >
-
治病看醫師,健康靠自己!實證醫學證實,運動對健康好處多,最新來自西班牙的研究顯示,規律運動能有效降低罹患新冠肺炎或發展成重症的風險,每天只要花大約20分鐘時間進行中度運動,身體就能產生有效保…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周志浩署長提醒,新冠肺炎病毒並不會一夕消失,而是會持續存在,疾管署也預測1月底2月初可能為下一波疫情高峰,雖然影響不大,但要維持台灣防疫表現,仍有賴民眾共同肩負防疫責任,…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