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三年,台灣所有醫療院所都曾面臨群聚感染恐懼,讓許多民眾減少出入醫院頻率,即便身體發生異常,也不願意檢查原因,不自覺讓疾病逐漸惡化。醫界估計2023年大腸直腸癌病患恐強力反彈上… 詳全文 >
-
2020年大爆發的新冠肺炎COVID-19,到2022年全球已約六億人感染,接近七百萬人死亡。雖說是肺炎,但令人意外的是竟然對男性泌尿生殖系統也有影響。許多學者提出:成年男性因為睪固酮較高,… 詳全文 >
-
三軍總醫院自110年10月開設「後新冠肺炎心復健整合門診」治療有成,王智弘院長表示,康復者多受長新冠後遺症困擾,如呼吸喘、胸痛、關節痛等症狀。三軍總醫院為每位患者量身訂做心肺復健計畫,陪伴共… 詳全文 >
-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新冠肺炎突顯了自我照護的重要性,意指日常要促進自身健康、預防疾病、保持健康以及應對疾病和殘疾的能力,協助減輕疾病。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提出照護三指引──「預防、緩解症狀… 詳全文 >
-
根據美國研究指出,重複感染新冠肺炎比首次感染者,發展成重症、死亡或出現嚴重健康問題風險,將大幅上升3倍,肺部與心臟併發症機率也提高。指揮官王必勝表示,這一週重複感染的比率大概是3%,今年第一…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我們的生活,而糖尿病患者因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免疫力較差,也是染疫後重症的高危險群,因此糖友們需落實防疫措施,日常除了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確實接種疫苗外,更要注…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染疫後突然體重大幅下降爆瘦,出現手部的握力和行走速度都明顯變差,小心可能是「新冠後肌少症」找上門!楊婷貽營養師提醒,注意肌少症5大徵兆,並且要攝取2大營養素,以及透過1分鐘自我檢測,… 詳全文 >
-
感染新冠肺炎除了會出現咳嗽、腦霧等後遺症之外,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TOA)理事長黃兆山醫師強調,一項國際研究指出,感染Covid-19會促使發炎細胞增生,影響骨骼健康,換算下來台灣有19… 詳全文 >
-
最近許多研究陸續也指出,得過新冠肺炎的患者相比沒染疫過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相對較高。而糖尿病也列入十大「長新冠」後遺症之一。康涵菁中醫師表示,中醫所說的「消渴症」,和現今糖尿病類似,但…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起延燒迄今2年9個月,國內累計至今已經逾678萬人確診,並且累計逾1萬1千人死亡。10月13日邊境將解封實施「0+7」,但是前衛福部國健署長、家庭醫學專科醫師、流行病…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延續近3年,染疫人數已經超過668萬,並且接受中西藥物治療,其中中醫處方「清冠一號」累計迄今大約已經有70多萬人公費領取,公費補助約11億元。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詹益能表示… 詳全文 >
-
新冠疫情居家期間因為缺乏運動,加上飲食沒有控制,很容易肥胖。中醫認為新冠「肥胖」多屬「濕熱疫毒」入侵,必需透過「清熱利濕」排出體內廢物,恢復輕盈的體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詳全文 >
-
今年感染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已超過六百萬人,因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數,也已經超過9789人,逼近1萬人,是2021年的十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蔡明哲總院長表示,為了守護國人的健康,中山附醫即日… 詳全文 >
-
70歲的S阿姨不小心確診新冠肺炎,在短短一週內體重驟減爆瘦10公斤,出現典型的肌少症現象,手部的握力和行走速度都明顯變差,體力也變差。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吳佩青中醫師因此推估,台灣民眾因為新…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現嗅味覺喪失,是診斷新冠病毒指標症狀之一,甚至重要性超過發燒或咳嗽。中醫師涂育維表示,中醫治療嗅味覺喪失,會給予密集針灸穴位治療,活化鼻腔周圍的機能,並搭配藥物改善體質,就…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