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月4月4日兒童節,兒童的健康備受關注,尤其是,兒童肥胖率居高不下,根據最近期衛生福利部國民營養調查統計,台灣 13-15 歲的兒童過重加上肥胖盛行率高達30.6%,顯示兒童及青少年過重… 詳全文 >
-
兒童肥胖與飲食息息相關,尤其是家中是否有開伙,媽媽有無準備晚餐,也是影響兒童體重的重要因素之一。一項調查發現,63.9%家長因沒有時間而無法親自下廚,導致孩童處於油糖攝取過量、肥胖等外食健康… 詳全文 >
-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能夠為身體提供所需的營養和能量,讓人在一天中保持良好的體力和精神狀態。然而,如果長期食用含有高油脂、高糖、多澱粉的「催肥早餐」,不僅會對身體健康造成… 詳全文 >
-
近兩年COVID-19疫情以來,孩子大幅減少戶外活動時間,許多孩子在這段時間體重都直線飆升。亞東醫院小兒部林裕誠醫師表示,兒童時期肥胖對於現在及未來成年期都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脂肪肝、糖尿病… 詳全文 >
-
兒童時期肥胖對於現在及未來成年期都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脂肪肝疾病、糖尿病及代謝性症候群的風險,對於骨骼肌肉、呼吸、內分泌等系統及社交學習上也多有影響 ,可以說是現代人文明病的根源。肥胖防治應… 詳全文 >
-
兒童肥胖問題在全世界都有增加的趨勢,台灣也不例外,在2009年的全國調查發現,2-6歲學齡前兒童肥胖盛行率高達15.6%;2010年的調查中,12-18歲的青少年肥胖比例更高達25%。研究顯… 詳全文 >
-
漫長暑假即將結束,肥胖夢魘依舊困擾學童與家長。中醫師吳明珠指出,暑假期間,飲食不控制,沒有足夠睡眠,小心體重增加,甚至影響健康。而想減重除了「少吃、多動」外,利用四神湯及枸杞菊花茶飲輔助瘦身… 詳全文 >
-
國內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甚至引發慢性腎臟病快速成長的隱憂。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醫科周碩渠醫師指出,肥胖是傷腎的幫凶,建議肥胖兒童應從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體重控制3守則開始,才能讓腎臟負擔變… 詳全文 >
-
體型胖胖的人,個性總是比較樂觀?研究發現,兒童時期發胖會大幅增加一生中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呼籲家長重視孩子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教育,避免幼年肥胖可能對身心帶來的不利影響。 詳全文 >
-
根據台灣教育部的「學生健康檢查資料結果」發現,台灣兒童過重及肥胖比例高達三成,更對於日後的身心理具有重大更迭。舉例來說,因肥胖造成的自我身體心像改變、日後持續到成人期的肥胖,更拉近代謝症候群… 詳全文 >
-
美國達特茅斯蓋瑟醫學院的最新發表,指出電視上所播放的早餐含糖穀片廣告,可能影響兒童的飲食習慣,使其吃下更多有糖穀片,連帶影響兒童的健康及肥胖狀況。 詳全文 >
-
暑假如何幫胖小孩減重?1名11歲男童去104年參加暑期親子減重營,透過飲食調整和家長祭出的「籃球換炸雞」策略,半年後BMI值從28降至21,瘦身有成,更顯自信。國民健康署表示,肥胖兒童成年後… 詳全文 >
-
兒時肥胖不是福!漫長暑假即將展開,兒童在暑假期間,飲食容易失控,肥胖問題再度引起關切。亞東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林裕誠指出,在台灣每3名兒童中,就有1名兒童體重過重,盛行率居亞洲之冠;事實上… 詳全文 >
-
明明已經很努力揮汗運動了,體重卻還是高居不下,越減越灰心?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小兒科醫師陳敏恭表示,雖然運動減重的效果有限,但是運動多運動可以促進健康,也能讓孩子長得更高,至於煩人的肥胖問題,… 詳全文 >
-
在「代謝症候群」蔚為顯學的現在,很多家長擔心孩童的肥胖問題。與上一代偏愛白白嫩嫩的娃娃不同,因此,在健兒門診就時常上演,兩代之間爭論嬰幼兒是否太胖/瘦的狀況。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