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術後的淋巴水腫,是常見的後遺症,不僅容易常腫脹疼痛,甚至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復健科醫師張凱淳指出,面對淋巴水腫術後復健,除伸展肌力訓練外,居家照護利用毛巾操徒手按摩,可有效改善淋巴腫脹,減… 詳全文 >
-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計畫研究員李明瑱博士指出,過去認為適量飲酒有益健康,可預防心臟病發作,但近年有越來越多證據支持酒精和多種癌症有強烈關聯,主要是食道、口腔與喉嚨的癌症,以及肝癌、結腸癌與乳癌… 詳全文 >
-
「我怎會罹患乳癌?」30多歲、未婚的陳小姐,平常生活正常、飲食清淡,且無乳癌家族史,在得知罹癌後,難以置信,不願接受自己即將成為少奶奶家族的一員。在一陣驚慌失措後,她勇敢面對生命的挑戰,在台… 詳全文 >
-
紅燈停,綠燈行,想要乳癌細胞stop,先挑紅色的食物吃!研究發現,茄紅素是強力的自由基清道夫,可以降低乳癌的罹患風險,多吃多健康。但是,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詹淑雲提醒,補充茄紅素有3個秘訣,煮… 詳全文 >
-
一直以來,不斷都有粉絲或專業人士問我:「請問**病要吃什麼保健食品?」但當我詳細詢問患者的病況和飲食,通常都描述不清楚,或甚至是不知道。陳怡錞營養師指出,營養保健是以人為核心,而不是疾病本身… 詳全文 >
-
乳癌是女性殺手,戰勝乳癌就要及早發現!近幾年來,乳癌一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好發率第一名,每年新診斷的乳癌個案超過萬名以上。根據臨床發現,延宕或是輕忽篩檢,是乳癌防治上最大的盲點。臺北榮總乳房醫… 詳全文 >
-
攻克乳癌近在咫尺!儘管女性乳癌人口屢創新高,且年齡層明顯有下降的趨勢,但是,乳癌名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劉良智認為,透過早期揪出癌蹤,以及早期治療,乳癌已經不再可怕! 詳全文 >
-
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一般外科乳癌治療中心主任陳訓徹教授表示,為了解開高惡性乳癌的致命危險因子,長庚乳癌團隊根據臨床診治資料分析發現,患者年齡是否大於70歲,以及癌細胞轉移的部位區別,都是影響… 詳全文 >
-
你可能注意到了:在上圖中,扣除肺癌,總共只有 12 個圈圈,而不是 13 個。因為原文其實還有一個部位「鼻腔/鼻咽/鼻竇」,但沒畫到圖片裡。 詳全文 >
-
一旦診斷罹患乳癌,多數女性往往第一時間會詢問:「能否保住乳房?會不會留疤?」萬芳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張渭文醫師表示,透過單孔內視鏡手術、乳房重建術,不僅能幫助病友保有女性「內在美」、不易形成傳統… 詳全文 >
-
癌症患者面對疾病威脅的同時,最無法忍受的是癌細胞侵犯到器官,所引起的疼痛。根據研究顯示,癌痛患者約有42%疼痛未獲得治療,以致影響患者的胃口、睡眠、情緒,甚至影響抵抗力等。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詳全文 >
-
無家族遺傳病史,也無不良生活習慣,竟然乳癌還是找上門!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蒲啟明主任表示,1名已婚的范姜小姐,正遭遇如此意外,尤其當得知已經是乳癌二期必需切除乳房,仿佛就是椎心之痛。所幸,透… 詳全文 >
-
乳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之首,每四人約有一人屬較為惡性的HER2陽性乳癌,復發及轉移的機率高,這類乳癌患者的標準治療為抗HER2標靶合併化療,但許多晚期再復發的乳癌患者,卻常因害怕或無法再承受化… 詳全文 >
-
自2003年開始,乳癌就位居台灣女性十大癌症的榜首,每年新增乳癌個案超過1萬2千人。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乳房漸漸被癌細胞「侵門踏戶」?哪一種危險因子的威脅性最大? 詳全文 >
-
三餐吃太油易發胖,也會提高乳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因此近年來醫學界多鼓勵女性採低脂飲食法,以守護健康!不過,「低脂飲食」的脂肪攝取量應該要多低?乳癌病友要更低?且聽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張心怡怎…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