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部大較易得乳癌?這是許多女性的迷思。張金堅醫師指出,胸部大小與乳癌無直接因果關係,但研究發現,肥胖會增加罹癌風險,若因肥胖而胸前偉大,乳癌風險確實比一般女性高,尤其是停經後的肥胖婦女更要留… 詳全文 >
-
乳房良性腫瘤到底要不要切除?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陳彥志指出,許多女性面對乳房良性腫瘤,想開刀卻又擔心會留疤痕,不過相對於傳統手術經常留下疤痕,現已有微創手術只會留下0.3至0.5公分的小… 詳全文 >
-
國際上對乳癌治療指引建議,針對停經後、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晚期乳癌患者,應使用荷爾蒙治療藥物,較能延長存活期。新光醫院一般外科、乳癌中心主任鄭翠芬表示,臺灣每年新增乳癌患者中, 詳全文 >
-
根據台北市政府主計處資料顯示,台北市女性投入職場的比例高達51.6%。如今女性已能於職場展現其專業及自主性。想要擁有美好人生,女性更要學會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4年臺… 詳全文 >
-
近來,網路流傳:「女性愛喝咖啡要當心,每日咖啡因攝取量高於500毫克,恐導致乳房纖維囊腫上身、誘發乳癌。」此說法一出也引起不少婦女恐慌。究竟嗜喝咖啡是否真的會增加乳房纖維囊腫、乳癌發生率?且… 詳全文 >
-
母親節帶媽媽一起健走守護健康!根據104年國健署癌症統計報告,當年被宣告乳癌人數高達1萬2360人,等於每天約有34位婦女受到乳癌的侵襲。台灣癌症基金會認為最好的母親節禮物就是健康,呼籲民眾… 詳全文 >
-
「女人40一朵花」,然而,是嬌豔欲滴的鮮花,抑或是枯萎的乾燥花?國內研究發現,女性乳癌人口自40歲開始快速激增。洪若樸營養師以過來人的經驗提醒,中年女性若發現自己的生活符合5大情況,可能是乳… 詳全文 >
-
乳癌病人無論遭遇停經或服乳癌藥並不會造成外陰或陰道壁出血,因它是有其他原因的,最常甚至是唯一的就是外陰前庭炎。在一項動物實驗的研究中發現,外陰前庭發炎確實會造成陰道壁下血管增生,這種新增的血… 詳全文 >
-
彰化一名39歲沈姓婦人因闌尾炎開刀,一名開刀房護理師瞥見其左胸比右胸大很多,罩杯大概是F比B,差距就像大白柚和橘子,納悶地想「麼隆乳只隆一邊?」外科醫師李忠懷在得知情況後,力勸婦人接受檢查,… 詳全文 >
-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步調,可謂導致女性乳癌罹患率節節攀升的關鍵因素!想要遠離乳癌風險,該怎麼做才對呢?除了學會適度紓壓、放鬆外,善用中醫經絡原理,適度按摩、暢通肝經,維持淋巴循環正常運作,就是婦… 詳全文 >
-
《The Lancet Oncology》日前刊登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表示,具有突變BRCA基因的年輕乳癌患者,與那些不具BRCA基因突變的乳癌患者族群,可能具有差不多的存活… 詳全文 >
-
你喜歡吃培根嗎?煎的焦香酥脆的培根令食指大動,然而不管是什麼食物,吃得過量皆可能影響身體健康。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的研究團隊表示,一週3片培根或2條… 詳全文 >
-
在過去,蘆筍因含有豐富的營養素,是很好的抗氧化食物,被視為遠離癌症的絕佳聖品,但國外最新研究發現,蘆筍中的天冬醯胺會加速乳癌細胞的擴散且轉移到其他器官,打破一般人的既定印象。究竟,蘆筍對乳癌… 詳全文 >
-
近年來,網路廣泛流傳「吃黃豆製品容易性早熟,甚至會得乳癌」的說法,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倪曼婷認為,相較於證據尚未明確的黃豆及其製品,有2種食物更應忌口! 詳全文 >
-
癌症時鐘再快轉!根據國民健康署今28日最新出爐的104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癌症時鐘快轉6秒,平均每5分鐘就新增1人;大腸癌連續10年度登上新發人數最多的癌症,但發生人數首度呈現負成長,乳癌則…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