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國外有小規模人體實驗發現,適量服用蜂王乳能幫助緩解更年期的熱潮紅、煩躁症狀。但也有一派國外學者認為,補充這類含荷爾蒙成分的食物,容易增加婦女罹患乳癌、子宮肌瘤的風險。到底吃蜂王乳是利還是… 詳全文 >
-
乳癌不能拖,一拖恐遺憾人生!1名56歲王女士,2年多前即感覺乳房皮膚長出小肉芽,且有硬塊,卻因照顧癱瘓30年的丈夫而拖延就醫,豈料2年之間乳房腫塊已長10公分,癌細胞擴散至腋下淋巴,情況相當… 詳全文 >
-
罹患乳癌求子不是夢!1名41歲的黃小姐,從2015年被診斷為乳癌第二期,即開始接受標靶藥物治療,經過2年治療控制不錯,因為一心想生子,做過一次試管嬰兒並沒有成功,近來求助於博元婦產科,蔡鋒博… 詳全文 >
-
自體脂肪轉移,亦稱為「脂肪移植」,是一種整形外科醫生利用抽脂取得病患自體脂肪並進行乳房重建的微創手術。十多年來,專家們一直質疑此技術應用於曾罹患乳癌之患者的腫瘤安全性,因為自體脂肪轉移促進血… 詳全文 >
-
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副主任賴鴻文表示,很多婦女洗澡摸到乳房有硬塊時,都會很擔心是不是得到乳癌,事實上,一旦發現乳房有腫塊、腫瘤,大可不必過份擔心。因為臨床發現,乳房有腫塊時,超過… 詳全文 >
-
提前吃晚餐,讓睡前最後一餐和睡眠有長間隔,與較低乳癌和前列腺癌風險有關。與晚飯後立即睡覺的人相比,晚飯後睡2個小時或更多者, 罹患乳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0%。 詳全文 >
-
「我罹患乳癌,還有機會當媽媽嗎?」、「乳癌治療會影響受孕嗎?」、「懷孕會使乳癌復發嗎?」這是許多年輕乳癌婦女經常擔心的問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葉名焮主任表示,目前乳癌治療日新月異,… 詳全文 >
-
乳癌是女性癌症第一名殺手,平均每35分鐘就有1位女性確診為乳癌,每天有6人死於乳癌。防治乳癌的利器要靠篩檢,但是許多女性聽說乳房攝影檢查會被夾得很痛,而卻步不前。目前已經有新型的數位式乳房攝… 詳全文 >
-
還記得幾年前在中部的某家醫學中心,探望一位長期旅居國外的親戚,當時聽到她罹患乳癌,正在接受標靶藥物治療時的痛苦和遭遇,那種內心的感嘆還有不捨,至今仍歷歷在目。 詳全文 >
-
乳癌治療中,人工血管是常見且必備的工具之一,而在化療甚至標靶治療後繼續留置人工血管,卻大有人在。不僅可能會擔心感染、血栓形成等併發症之外,也會影響生活行動。乳癌病友的人工血管該不該拆?何時拆… 詳全文 >
-
癌症除了後天透過環境或生活形態如抽菸或嚼檳榔發生的基因突變,會導致罹癌之外,先天性的遺傳基因變異,也會提高罹癌風險。中山附醫乳房外科葉名焮主任表示,採用遺傳基因檢測,可以成功幫助許多乳癌病患… 詳全文 >
-
「乳癌」是讓許多女性朋友聞之色變的疾病,也是台灣女性罹患率第一名的癌症,罹患高峰大約在45~69歲。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每年會有逾萬名女性罹患乳癌,每年有逾2,000名女性死於乳癌,相… 詳全文 >
-
癌症及早透過篩檢發現並及早治療,將可以大幅改善日後疾病惡化的風險。日前就有1名45歲婦女,透過篩檢診斷出左側乳有細小多型鈣化,原來是罹患原位癌。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健康管理… 詳全文 >
-
癌症患者最怕聽到的就是「癌症骨轉移」,尤其是罹患肺癌、乳癌和攝護腺癌的癌友,癌細胞很容易轉移跑進骨頭,可能會造成患者容易骨折,將影響日常行動能力,甚至降低存活率。為避免癌症轉移造成併發症,平… 詳全文 >
-
乳癌發生率位居國內女性好發癌症之首,雖然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接受化療已有機會能控制病情,但化療後的種種不適症狀,如反胃、腹瀉仍令癌症患者身心俱疲。安南醫院中醫部黃千甄醫師表示,透過中藥來輔助…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