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陣子有幾位女性藝人罹患乳癌,讓此議題再次被重視,每天平均有35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乳癌對於女性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如何遠離乳癌的威脅?尤其是飲食有什麼要訣?林俐岑營養師表示,影響乳癌發生… 詳全文 >
-
台灣癌症時鐘年年撥快,人人聞癌色變,醫藥界也積極研發各項治療藥物,治療過程中,卻常伴隨著種種不適症狀。三總血液科主治醫師戴明燊主任指出,6~9成乳癌病人治療期間會發生「癌因性疲憊症」。 輕度… 詳全文 >
-
台灣乳癌逐漸年輕化,好發年齡層從45至59歲明顯下移,注意乳癌年輕化!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36分鐘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廖立民呼籲,30歲… 詳全文 >
-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劉良智表示,早期乳癌(小於3公分以下)、無腋下淋巴結轉移或有其他器官轉移的患者,在手術時接受術中放射治療,即「乳癌術中放射治療」,除了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較美… 詳全文 >
-
「乳癌」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顯示每年有超過一萬名以上的女性罹患乳癌,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破解5個乳癌常見迷思,包括:「胸部越大的人,罹患乳癌的機會… 詳全文 >
-
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實證上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大規模乳癌篩檢可降低41%的乳癌死亡風險,並下降30%的晚期乳癌發生率。10月份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奇美醫學中心鼓勵因怕痛而卻步做乳房X光攝影的女… 詳全文 >
-
乳癌長年佔據女性好發癌症之首,依據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44歲以下確診乳癌的年輕癌友約17.23%,佔比不低。馬偕紀念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張源清醫師表示,年輕乳癌病友最困擾的,… 詳全文 >
-
乳癌是目前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每年約14000名新增患者,除了盛行率愈來愈高之外,另外一個趨勢就是年輕化,其中近半數的病人需要接受化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劉良智醫師表示,…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108年癌登資料顯示,女性乳癌發生率奪下全癌症統計冠軍。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理事長指出,一旦確診乳癌,即面對生命長度和抗癌艱辛歷程的擔憂,想要保留乳房,又擔心復發;也… 詳全文 >
-
根據台北市癌症發生率統計,乳癌及大腸癌分別居第一及第四位,為讓市民遠離癌症威脅,臺北市衛生局推出智能「篩檢地圖」,讓50、40、30歲以上,適齡篩檢腸癌、乳癌,以及子宮頸癌的市民,更方便隨時… 詳全文 >
-
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因為乳房檢查必須在醫療院所進行,41歲的林小姐擔心可能會因而增加染疫風險,就先暫緩原定的乳房超音波檢查。時隔兩年,再去就醫檢查卻意外發現已罹患乳癌第二期!北投健康管理… 詳全文 >
-
乳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一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的首位!治療乳癌的方式包括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賀爾蒙抑制劑、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等。為了瞭解放射線與泰莫西芬合併治療的有效性,亞東醫院與陽明交通… 詳全文 >
-
妳最擔心罹患哪一些婦科疾病?根據網路聲量調查發現,在7大婦科疾病當中,排名前三名都是癌症,包括乳癌、卵巢癌與子宮頸癌,另外還有4種常見疾病。《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 詳全文 >
-
乳癌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台灣每年約新增1萬5千名乳癌病友,三陰性乳癌占比約10-15%。尤其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容易復發,中國醫藥大學醫… 詳全文 >
-
一位60歲的同事,因為視網膜局部剝離的關係,去年才動了眼睛手術;另一位清華大學的同事,50許,因為乳癌的關係,過世了。「一個藍光,兩個傷害;不分日夜,傷眼睛;到了夜晚,傷身體!」藍害疫情,這…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