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減肥的方法就是戒掉吃澱粉,好像澱粉是萬惡減肥禍首,所以拒絕白米飯、麵條等澱粉食物,甚至認為這一些食物都是沒有用的碳水化合物。營養師表示,「吃澱粉不會胖,吃錯澱粉才容易造成肥胖…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0/50463明明沒做什麼,卻很容易疲勞,甚至呼吸急促嗎?小心,這些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症狀。「心臟衰竭」指的是心臟輸出的血液量不足以供應身體所需,平常容易感覺無力、疲倦、運動耐力減退等,嚴重者可…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50320**小時候胖,是胖** 傳統上,總認為要盡量延後嬰幼兒添加副食品的時間,但是近年來的發現證明那是錯的!太晚或太早添加副食品,容易導致許多將來的問題。如:肥胖、過敏等問題。其中…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5037912月的節慶超多,平安夜、聖誕節、跨年依序報到,對年底出生的射手座來說,還多了一個生日要慶祝,Party當然是一場接一場!射手座個性活潑外向,永遠精力充沛,在這個四處跑趴的月份,免…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50298學前兒的便祕問題約佔門診的3分之1,是小兒科常見的問題之一。根據研究,有便秘問題的兒童多半瘦小,而且會比沒有便秘的兒童矮三公分。醫師建議以飲食改善便秘問題,或是建立兒童的解便習慣,…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36/500798旬李爺爺自從上個月跌倒受傷後,因為腿傷難行,活動量大減,食慾變差,吃飯變得沒味口。從北部回來探望的兒孫們,很擔心爺爺會不會吃得太少,導致營養不良,連帶著健康受影響?其實,只要藉由…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01/45701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除了飲食跟生活習慣調整,很多人仍然要長期服藥。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老化,吃藥的種類跟數目有增無減也不稀奇。難道,病人就沒辦法減少用藥量嗎? …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44634要活就要動,年長者常因肥胖問題,容易衍生慢性疾病,造成行動力受限。醫師指出,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是體重控制的基本法則。特別是不能輕忽「老年性肌少症」的隱藏風險,建議平日應做好體重管…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01/44588懷孕體重要增加多少才正常?1個月內增加3公斤會不會太多?體重控制一向是孕媽咪們關心的話題,國民健康署表示,依據個人孕前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做孕期體重的管理和調整,原則建議增加1…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7/45637…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彥博表示,男子170公分、85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超過29,已達肥胖等級,夜夜因胃酸逆流驚醒,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精神科醫師趕緊…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0/43445…015台灣糖尿病指引的建議,針對第2型糖尿病併有病態性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 ≥ 35 kg/m2)的病人,或是身體質量指數介於 30-35 kg/ m2 之間的第 2 型糖尿病…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0/42963肥胖是全民公敵,對於病態型肥胖患者,減重手術將是治療的選擇。新北市1名30歲的邱姓男子,體重110公斤,BMI值高達37,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狀,因無法配合醫囑配戴正壓呼吸輔助器,而選…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40/42958**【糖尿病的發病原因】** 血液中的葡萄糖是身體重要的燃料,帶領身體肌肉組織做各種活動,也是推動大腦思考活動的舵手。當我們吃下食物,身體吸收轉化成葡萄糖,血糖因此升高。血糖升高…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0/40661美國內科醫學誌(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線上發表的一篇研究發現,在年輕時心肺功能和肌力不佳的年輕男性,在中年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即使是在…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0/40598肥胖人口在全球已經日益增加,有數以億計的人因為肥胖而造成營養不良,造成健康的危害了!根據台灣衛福部的報告,台灣的肥胖盛行率是亞洲之冠,其中成人男性每2個就有1個是肥胖或過重,而女性…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3/4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