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即每五位台灣人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 。目前全台75歲以上的糖尿病病友已佔總患者數的四分之一,而65歲以上的病友則佔了一半 。隨著「數位療法」獲得台灣… 詳全文 >
-
肥胖人人敬而遠之,除了身形發胖顯得不好看,肥胖所導致的三高疾病,更是健康殺手。而隨著年齡增長,代謝率降低,中年發福更是成為許多人的夢魘,但是要小心,英國牛津大學最新研究指出,若在30世代發福… 詳全文 >
-
糖尿病患者即使糖化血色素(HbA1c)達標,仍然可能出現高低血糖的狀況,事實上,餐後血糖波動更容易引發糖尿病的大小血管病變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醫師提醒,當心誤入「3大控糖盲區」… 詳全文 >
-
有人為了減肥,狂吞減肥藥,令人捏把冷汗!還有的人只吃蛋白質,或以果汁取代早餐,或維持一成不變的運動等,美國臨床營養學專家提醒,減肥者可能會犯多數人都曾犯的錯誤減肥習慣,導致減肥停滯。美國健康… 詳全文 >
-
減肥圈流傳已久「少量多餐有助於減肥」的說法,對於減肥的人大概都聽過。但是,每隔2小時就進食,一天吃6餐輕食的做法,等於是隨時隨地都在吃,真的有助於減重嗎?還是另一個減肥的迷思?正確減重究竟要… 詳全文 >
-
肥胖好發於任何年齡,最常見於嬰兒期,1至6歲幼兒期及青春期。其中兒童容易肥胖的原因包括:營養失衡、分泌紊亂,及缺乏運動,尤其長期營養失衡,會嚴重影響兒童的身體發育。中醫師吳明珠指出,飲食控制… 詳全文 >
-
第1型糖尿病為一緩慢漸進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需要長期監測血糖變化,除了可以仰賴連續血糖監測系統之外,配合胰島素幫浦更可以達到精準胰島素給予,避免血糖的過度起伏、降低低血糖風險,馬偕兒童醫院兒童… 詳全文 >
-
甲狀腺結節也會引起胸悶?1名70多歲郭老先生最近常因日常活動,造成胸悶喘與呼吸困難,於是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胸腔內科洪崇文醫師門診,經檢查發現胸腔有一顆巨大約13公分且鈣化的甲狀腺腫瘤,遂… 詳全文 >
-
很多人都會認為,水果沒有脂肪、沒有澱粉又有豐富的纖維質,甚至大部分的水果熱量都很低,所以,不管是要減肥或是要控制血糖的人,多會以吃水果來取代大魚大肉的正餐。但是,日前卻有幾個案例是想要瘦身的… 詳全文 >
-
研究發現當人們活動多到某個程度以後,總能量的消耗會趨緩,不會是預期般的直線關係,科學家把這種情況稱為侷限式能量消耗模型(Constrained TEE model)。當超過一定活動量後,能量…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