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指出,台灣約每2至3個人就有1個人有脂肪肝,近年發現,有些病人的脂肪肝會演變成脂肪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營養師蔡怡瑄指出,脂肪肝可以逆轉,除了需要控制體重以外,建議平日可多補充維生素B… 詳全文 >
-
今年68歲的林先生有B肝病史,7年前一次健康檢查,意外發現一顆6公分、大如網球的肝臟腫瘤,隨即手術切除,但沒想到後續5年多,又經歷3次復發,確診為無法手術的晚期肝癌。幸好林先生不放棄,樂觀治… 詳全文 >
-
學測指考即將來到,此刻的考生們往往感覺壓力非常大,竟然門診也開始陸續出現反覆腹痛、胃食道逆流症狀。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指出,青少年正值青春期身體發育改變,面對課業壓力、胃腸疾病發… 詳全文 >
-
腸鏡、胃鏡檢查,是釐清病症的重要檢查利器,但臨床上卻發現,有些受檢民眾因緊張、抗拒,偶會發生內視鏡管和腸道「打架」的情況,而影響檢查效果!對此,澄清醫院麻醉科柯吉貞醫師表示,其實只要適度讓麻… 詳全文 >
-
1999年初,克隆氏症患者一個接著一個進入愛荷華大學研究室,接受實驗前的醫學檢驗,確認是否符合受試資格。在淘汰有孕在身、病情過度嚴重以及過度輕微的患者後,篩選出29位受試者。 詳全文 >
-
十歲男童排便流出帶油液體,連放屁都噴油!家長擔心腸胃出大問題急忙就醫。台中慈濟醫院小兒腸胃專科醫師李宇正問診時再三詢問男童有沒有吃「油魚」?沒想到男童堅稱沒吃「魷魚」,一陣雞同鴨講,還好在醫… 詳全文 >
-
胃癌位居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九位、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二位!由於罹癌初期沒有特異性症狀,因此病人易忽略脹氣、食慾不振、疲倦、體重減輕等警訊。但胃癌進程快,若等到出現嚴重症狀才就醫,病情多已延誤… 詳全文 >
-
天天排便就能遠離大腸癌?沒這麼簡單!絕大多數人將「便祕」視為大腸癌的重要預警之一,但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提醒,即使天天排便,還是有「便祕」的可能,若出現排便量太少、排便後沒有舒暢感等現… 詳全文 >
-
談大腸,總要談談闌尾,畢竟每個人一生有5~7%會因為急性闌尾炎跑趟急診。靈長類都擁有這個器官,越高等的靈長類闌尾越發達,而且在臨床上幾乎沒看到有畸形的闌尾。意思是闌尾有相當的生理意義,但是經… 詳全文 >
-
年過40的小明近期飽受體味問題苦惱,明明自己沒有聞到什麼異味,年輕時也沒有狐臭問題,怎麼最近身邊的人卻總是抱怨他臭臭的。趙昭明皮膚科醫師提醒,如果民眾年紀輕輕就出現俗稱老人味的「加齡臭」問題…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