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罕見爆漿狀膽結石塞爆膽囊!1名42歲的王小姐日前與閨密聚會大啖火鍋,聚餐後右上腹突然隱隱作痛,就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需進行手術,醫師打開膽囊,赫然發現一大團「魚子醬」狀的黑色結石,幾乎塞爆膽囊… 詳全文 >
-
過年期間大魚大肉、作息紊亂,不僅體重容易增加,腸道健康也可能亮紅燈!農曆新年剛過,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就接診了1位45歲女性上班族。深入了解後發現,她在9天長假中竟然僅排便一次!經檢查… 詳全文 >
-
食道弛緩不能症發生率約為每十萬人有1-2人,盛行率約為每十萬人10-15例,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主要發生在25-60歲。病因是食道下端與胃交接處的括約肌無法正常放鬆,導致食物無法順利進入胃… 詳全文 >
-
您也經常容易有消化不良、脹氣或是便祕、腹瀉等問題嗎?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醫師表示,若已接受器官檢查,諸如腸胃鏡、腹部超音波等檢查,報告中沒顯著異常狀況,但不舒服症狀仍在,就有可能是功… 詳全文 >
-
上吐下瀉不一定是吃壞肚子,1名68歲女性,大年初三因為嚴重上吐下瀉就醫,原本以為只是吃壞肚子,沒想到醫師超音波一檢查,竟發現肝臟有腫瘤,進一步檢查發現她同時罹患胰臟癌與大腸癌,癌細胞還轉移到… 詳全文 >
-
調查指出,台灣約每2至3個人就有1個人有脂肪肝,近年發現,有些病人的脂肪肝會演變成脂肪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營養師蔡怡瑄指出,脂肪肝可以逆轉,除了需要控制體重以外,建議平日可多補充維生素B…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仍位居10大死因之首,而肝癌已經連續44年名列前2名,每年約有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主因皆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詳全文 >
-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守歲、打牌、看電視、通宵熬夜是大人們習以為常的年節活動,如果再配上各式零嘴跟飲料,就更具有「年味」。然而,若家中有嬰幼兒或國小學童,幾天下來,可能導致孩子作息大亂、腸胃不適… 詳全文 >
-
除了肥胖與攝取過多糖分與油脂,還有許多原因會造成脂肪在肝臟堆積。脂肪肝常見原因包括過量飲酒、懷孕、C型肝炎感染以及藥物,像是長期使用類固醇、荷爾蒙藥物等。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郭桂彰醫師表示,對… 詳全文 >
-
在台灣,每5位成年人中就有1位是B型肝炎帶原者,比例約在15-20%之間。1位73歲的王女士是B型肝炎帶原者,卻從未定期追蹤,直到出現嘔吐及皮膚黃疸等症狀就醫,才發現已是肝癌第二期。大千綜合…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