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用膠囊藥物黏附食道壁,小心釀食道黏膜潰瘍!22歲張姓女大生主訴最近一週以來胸口中央部位疼痛,並有打嗝,上腹不舒服的症狀。阮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蕭偉成醫師經內視鏡檢查發現:其食道的中段有一個… 詳全文 >
-
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是臺灣很常見的地方性疾病,研究發現,罹患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小心大腸病變,尤其是可能有併發大腸癌風險!臺北榮總感染科林邑璁主任研究發現… 詳全文 >
-
家中孩子蹲一次馬桶要花多久時間?國內調查發現,全國約有78萬名兒童飽受便祕所苦,有便便很硬、解便不舒服、如廁時間長達20至40分鐘以上的情況。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胃腸科資深主治醫師陳偉燾建議家長… 詳全文 >
-
腹瀉是拉肚子?還是腸躁症?其實,腹瀉,是人體「防禦機制」的一環,能將體內的有害物排出體外,但同時也可能是疾病所傳遞的警訊。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醫師表示,大腸激躁症(或簡… 詳全文 >
-
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的膽囊疾病,當進食後出現上腹疼痛時,有可能是膽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尤其夜晚是膽囊炎高風險時段,必須提高警覺。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陳界溥說明,膽結石… 詳全文 >
-
先天膽道異常,竟會造成後天膽結石產生!一名58歲的王姓病患,在工作中突然上腹疼痛直冒冷汗,痛在地上打滾,緊急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就診,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在有六顆膽結石,主任秘書,… 詳全文 >
-
為了追求苗條身材,她竟然從17歲就開始吃瀉藥,並且持續近30年,結果腸道完全失能!47歲婦女日吞百顆瀉藥加18顆灌腸甘油球持續近30年,腸道完全失能!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邱建銘面對嚴… 詳全文 >
-
小心長期胃食道逆流,也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簡鈺樺營養師提醒,胃食道逆流症狀分為:典型與非典型。胃食道逆流的預防有7要訣,例如:用餐細嚼慢嚥、飯後姿勢需留意,以及飲食有3… 詳全文 >
-
天涼就喜歡全家人一起吃火鍋,但是要落實公筷母匙,才不會一人染幽門桿菌,讓全家人都染菌。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幽門桿菌傳染途徑主要是經口傳染,因此用餐時倘沒公筷母匙,同桌的的人… 詳全文 >
-
坐在馬桶上已經用盡所有力氣,還是「屎」不上力,要靠瀉藥脫離困境?藥師馬尚榮表示,若經常使用瀉藥,恐會造成依賴性,導致腸道蠕動功能衰退,建議出現便祕狀況時,先調整生活作息、多吃高纖維飲食、多喝…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