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現右上腹痛、發燒、噁心、嘔吐等症狀別輕忽,小心是膽結石導致膽管阻塞,造成肝囊腫(俗稱肝水泡)感染形成肝膿瘍,嚴重時可能引發敗血症。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智翔表示,膽結石隨膽汁流動至… 詳全文 >
-
脂肪肝不只是肝的問題,也與心臟健康密切相關。根據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李美璇教授領導的一項大型研究,追蹤逾30萬名30歲以上台灣成年人,從流行病學的角度首度系統性量化脂肪肝與心肌梗塞、缺血性…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0,000人確診肝癌,7,700人因肝癌死亡,高居癌症發生率第三名及死亡率第二名。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泓達醫師表示,目前針對長者罹患多種慢性疾… 詳全文 >
-
便祕已成為國人不容忽視的隱憂。調查顯示,台灣學齡兒童中有32.2%曾經歷便祕(約每3名學童就有1人)。其中女生發生率明顯高於男生。台灣腸道醫學會理事長郭昭宏醫師表示:「正所謂腸胃好,人不老!… 詳全文 >
-
「肝臟不好怎麼會吐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陳家禹指出,肝硬化會讓肝臟周邊的肝門靜脈系統壓力升高(稱為門脈高壓),導致食道下段或胃上段的靜脈過度擴張,形成像水管膨脹一樣的「靜脈曲張… 詳全文 >
-
熬夜加班、追劇滑手機,不少人習慣「晚睡」,但你知道嗎?熬夜除了傷肝,睡不好還可能讓你的腸道也出問題。美兆健檢診所王浩恩醫師指出,「腸道菌相的平衡,是消化功能與免疫防線的關鍵。」當腸道菌群失衡… 詳全文 >
-
膽囊炎是指膽囊發炎,常見原因是膽囊出口被膽結石阻塞,膽汁無法順利排出,而造成膽囊腫脹發炎。在門診或急診常會聽到患者說在大飽一餐後感覺上腹隱隱作痛,且右上腹會有壓痛感,有時會延伸到後背、右肩胛… 詳全文 >
-
腹脹雖常見,但如果症狀一直反覆、吃藥無效、體重還持續下降,就絕對不能只當作「小毛病」處理,有時真的是身體給我們的重要警訊。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醫師表示,有3項檢查,是了… 詳全文 >
-
服用特定種類的抗生素與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後,小心有可能會發生「藥物性食道炎」!尤其正值青春期少年、少女經常為了對抗青春痘,而服用抗生素治療,仍然有罹患罕見「藥物性食道炎」的風險。仁愛長庚合作… 詳全文 >
-
大腸瘜肉主要分為「增生性瘜肉」與「腺瘤性瘜肉」兩大類,「腺瘤性瘜肉」需要特別提高警覺,腺瘤性瘜肉極有可能演變為癌症,而高惡性度腺瘤瘜肉就被歸為癌前病變。肝膽胃腸科醫師梁程超提醒,不良生活習慣…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