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誤食意外事件頻頻,常聽聞不慎吞下迴紋針、硬幣、髮夾等小物,但是一名7歲兒童竟然將一枝6.7公分的鉛筆吞入肚,由家長趕緊送至醫院請求醫師的幫助,經由小兒科潘品合醫師使用「胃鏡」取出了鉛筆,… 詳全文 >
-
天冷吃辣的機會變多,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胃腸肝膽醫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近來門診中發現有2成民眾,因吃辣後出現腸胃道不適前來就診。一位30歲男性原來就有胃食道逆流,經治療後已經獲得改善,卻在某… 詳全文 >
-
胃束帶手術是目前澳洲最重要的限制型減重手術;至 2008年為止,全球已有超過50萬例的手術,它也是目前全球成長速度最快的術式,主要受歡迎的原因就是此手術非常簡單、安全。胃束帶早在1992年就… 詳全文 >
-
消化道出血是指從食道、胃、小腸到大腸的任何一個區域的粘膜破損而出血。方式大略可分為:口吐鮮血、解出深黑色的糞便(瀝青便)、解出帶有鮮紅色血的大便或是解出鮮血、潛伏性出血,是冬天常見的胃腸道急… 詳全文 >
-
一名6旬王姓婦女,約2年前罹患大腸直腸癌,經手術後目前接受持續追蹤無復發之情形,約1年前開始抱怨偶爾會有腹痛發生便後會自行緩解,1-2月前病患在食用過玉蜀黍後因持續腹痛與噁心到醫院急診,診斷… 詳全文 >
-
衛理公會大學醫院移植研究所的外科醫生詹姆士‧伊生(Dr. James Eason)出面跟記者透露,兩年半前賈伯斯因為移植了一位年輕人的肝才得以延長壽命。 詳全文 >
-
國內法醫第一把交椅楊日松博士,不幸於23日凌晨3點因大腸癌病逝國泰醫院,享壽84歲,消息傳來,令人不勝晞嘘,他素有「台灣的福爾摩斯」稱號,經手許多疑難雜症的案子,卻都能憑藉抽絲剝繭的毅力一一… 詳全文 >
-
雖然近年來大腸癌罹患年齡層有逐年下降趨勢,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副主任賴基銘表示,大腸癌也是所有癌症中最容易從飲食及生活習慣中預防的,也是最能經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甚至… 詳全文 >
-
通常大腸癌發生的遺傳類型可分為「遺傳性」和「非遺傳性」兩種,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大腸直腸外科教授陳進勛表示,遺傳性的個案多半有家族史和遺傳基因等,非遺傳性則由不良生活型… 詳全文 >
-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各種瘜肉中又以大腸瘜肉最常見,通常出現瘜肉要經過多年的惡性演變才會轉為大腸癌。而大部分的大腸直腸瘜肉是沒有症狀的,偶爾會有腹痛、腹瀉、便血或便秘等症狀,通…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