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膽道及膽囊結石等的流行率不斷上升,一般好發於40歲以後的中年人,不過也有不少年長者直到80歲之後才發現膽道與膽囊佈滿大小不一的小石頭。有鑑於老人家身體機能較弱,傳統開腹手術有其風險性… 詳全文 >
-
胃腸道基質瘤是罕見的胃腸道惡性腫瘤,由於缺乏明確的病徵,患者往往當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才會有出血、腹脹痛等症狀,晚期患者可能無法以手術清除;即使可以手術,仍有高復發率的風險。醫師表示目前可使用… 詳全文 >
-
國內一名罹患「黑肝症」的母親,決定捐肝拯救因罹患罕見疾病「甲基丙二酸血症」而全身癱瘓的兒子辰辰(化名),手術後經過3年的持續追蹤,辰辰雖然進展緩慢,但已能正常行走,感動之餘,也成功創下「黑肝… 詳全文 >
-
日前,苗栗一名85歲周姓老婦,因腹痛求診,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婦人膽導管內藏有直徑達2.2公分的巨大結石,主治醫師考量患者年事已高,不適合剖腹取石手術,另行採用「十二指腸壺腹括約肌切除取石… 詳全文 >
-
男性激素受體之於肝癌猶如兩面刃,其在B型肝炎轉變為肝癌的初期,扮演「促進」的角色,卻出人意料的在肝癌轉移過程中,搖身一變,發揮「抑制」的功能。助理教授馬文隆表示,如果能夠妥善運用男性激素受體… 詳全文 >
-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發佈藥品安全資訊,用於抑制胃食道逆流、幽門螺旋桿菌引發的十二指腸潰瘍及預防消化性潰瘍的「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簡稱 PPIs)」,可能使病人發生「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有關… 詳全文 >
-
肝癌風險預測新指標!台灣B型肝炎和C型肝炎的患者,佔總人口數的15%~20%,也就是約有300萬人罹患肝炎,其中C型肝炎患者人數約50萬人,B型肝炎患者人數約250萬人。針對B肝、C肝兩種病… 詳全文 >
-
小心B肝病毒炸彈!台灣每年約有1萬多人死於肝病,肝癌更高居男性10大死因之首。18日在一場專題演講中,國外知名肝病權威專家建議,對抗「B肝病毒炸彈」,一定要「掌握查驗B肝病毒量、選擇低抗藥性… 詳全文 >
-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這句廣告名言可說是讓人朗朗上口。不過,高雄有一名25歲男子因每天喝水超過10000C.C.,跑廁所的次數和尿量超過正常值好幾倍,造成罕見的尿崩症,甚至因血液逆流到… 詳全文 >
-
如果平時突然感到頭暈目眩,且合併解黑便時,要小心可能是罹患胃癌的前兆!一名47歲的黃姓男子去年10月中旬起,出現突然頭暈目眩且合併解黑便,經送醫急診時已呈現半休克狀態,醫師檢查後發現是罹患罕…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