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2/20 下午 12:28:39

肝癌風險預測新指標!精準8成國際重視

(關鍵字: B型肝炎 , 肝癌 , 陳建仁

肝癌風險預測新指標!台灣B型肝炎和C型肝炎的患者,佔總人口數的15%~20%,也就是約有300萬人罹患肝炎,其中C型肝炎患者人數約50萬人,B型肝炎患者人數約250萬人。針對B肝、C肝兩種病毒預防,中央研究院團隊提出「肝癌風險預測新指標」,危險因子包括年齡、家族史、酗酒史、肝功能指數等,準確度達8成以上,引起國際間高度重視。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左)在國際演講中,發表「肝癌風險預測新指標」,對於肝癌防治提供另一新選擇。(攝影/張世傑)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左)在國際演講中,發表「肝癌風險預測新指標」,對於肝癌防治提供另一新選擇。(攝影/張世傑)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院士19日在一場國際專題演中指出,肝病是國病,肝病防治是全民健康的問題,但很多人拖到肝癌末期,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帶原者。尤其台灣肝癌的發生率,目前是男性的第1位,女性的第4位,是非常值得重視的癌症。

而B型肝炎和C型肝炎是慢性的病毒感染,這兩種病毒是台灣肝癌最重要的成因。研究證實70%~75%的肝癌是由B型肝炎引起,20%~25%是C型肝炎引起。目前B型肝炎可以透過疫苗預防,或是抗病毒藥物治療;C型肝炎可透過干擾素合併抗病毒藥物治療,藉此可以有效預防肝癌產生。如今建立「肝癌風險預測新指標」模式,對於肝癌防治上將可提供另一新選擇。

陳建仁強調,慢性肝炎病患通常都會經過3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誘導,才會引發肝癌。研究團隊於2010年,發表了B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癌的風險預測模式,可藉由帶原者的性別、年齡、家族史、酗酒史、肝功能指數、B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病毒量、病毒基因型等8項指標,作為肝癌風險預測因子。

今年最新的研究發現,再加入B型肝炎病毒表面(HBsAg)抗原血清濃度,可更準確地推估B肝患者在未來5年、10年內罹患肝癌的風險,此風險預測模式有助於加強定期追蹤並治療B型肝炎的衛教宣導。如今許多亞洲國家已陸續使用此風險預測模式,可說是台灣在肝炎預防上的重要貢獻。

然而,前述之風險預測模式無法應用在C型肝炎病患,陳建仁院士表示,因為B型肝炎病毒跟C型肝炎病毒完全不同,因此最近也建立了C型肝炎的肝癌風險預測模式,新的預測包含了年齡、肝功能指數、肝硬化、C型肝炎病毒的血清RNA濃度及基因型,這項預測模式,也是在本次亞太肝臟研究學會發表的新內容。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