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主任王俸鋼醫師表示,憂鬱症及自殺防治實為一體兩面,台灣從民國86年來,自殺一直是十大死因之一,一直到民國99年才下降為第十一大死因,而彰化縣的重大死因中,自殺更下降至第十… 詳全文 >
根據一項針對台灣社區老年人的身心調查研究,約有42%的老年人有「睡眠障礙」苦惱,且未積極求醫或接受有效治療。精神科醫師提醒,改善銀髮族的睡眠障礙,可以避免許多慢性疾病惡化,也能避免發生急症的… 詳全文 >
根據一份上班族職場壓力大調查結果顯示,職場菜鳥壓力竟然比主管更大,約每5人當中就有超過3人會無故感到恐慌,在工作時經常感到緊張和焦慮。精神科林耿立醫師表示,7成上班族咀嚼口香糖約10鐘後即可… 詳全文 >
台灣最年輕的失智患者年齡已降為48歲,且隨著台灣人口結構高齡化,失智症盛行率亦隨之攀升;有鑑於桃園縣民眾因對老化與失智認知不足而延誤治療,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失智症中心呼籲大家早期發現診斷,以掌… 詳全文 >
過去十多年來,台灣偏高的自殺率,各界無不努力致力於自殺防治的活動。在自殺防治「守門人」的領域,國內追隨西方國家的模式,以「QPR模式」,一問二應三轉介,讓社會大眾朗朗上口,的確得到預期的效應… 詳全文 >
憂鬱症狀的產生其實與食物大有關係!根據憂鬱症的診斷定義,憂鬱症至少可能還包含有睡眠改變、食慾改變、幾乎每天覺得疲累等身體症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黃允臻說,從種種角度來看,憂… 詳全文 >
成大醫院神經部主任及失智症中心召集人白明奇表示,失智症將成為未來影響國家生產力的重要疾病。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於今年初成立後,已針對該院失智症個案登錄管理,目前累計人數近千人,占台南地區失智症… 詳全文 >
很多個案因持續擔心在公眾場合或開會時間會腸胃失控,或長期交替使用瀉劑和止瀉藥物而痛苦不堪,在眾人都不了解,也想像不到的時候突萌自殺之念,或利用手邊擁有的大量抗焦慮藥物和腸胃用藥,一次吃完而過… 詳全文 >
心身症的患者往往有明顯的情緒障礙,或一部分的神經質性格,亦由於身體疾病受惡劣的心理狀態影響而惡化,情緒因而更加的焦慮憂鬱,最後走上厭世之途,往往在眾人錯愕之間遺憾的離開人世。 詳全文 >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現代年輕人自我意識很強,做事方法也很獨斷獨行,精神科門診便曾經獲一名染著七彩髮色,帶著鼻環、唇環的時髦少女,前衛外型吸引無數目光,但令人震撼的卻是那一雙帶著數不…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