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漸進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患者的記憶、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為恭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盧韻如表示,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是利用磁場刺激大腦特定區域的治療方法,在改善阿茲… 詳全文 >
大腸憩室炎發生的原因可能是糞便卡在憩室內造成糞石,進而對憩室內的粘膜產生慢性發炎,嚴重的憩室炎還會引起腹膜炎,造成膀胱及陰道廔管或腸穿孔,需要緊急手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 詳全文 >
醫學上,將膽結石卡在膽囊管(cystic duct)或膽囊頸部,而從外側壓迫總肝管或總膽管,造成膽管局部或完全地阻塞,稱為「Mirizzi症候群」。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外科主任袁天民醫師表示,… 詳全文 >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約70%的免疫細胞集中於此,當長期消化不良,可能意味著腸道功能受損或失衡,進而導致腸道發炎,甚至會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表示… 詳全文 >
產學交流是架起培育優秀人才的最佳管道,臺北醫學大學3月7日攜手葛蘭素史克GSK藥廠臺灣分公司共同簽訂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將培育新世代的生醫與公衛人才,不僅為產學合作創造新視野,也為學術發展開… 詳全文 >
根據歐盟研究指出,人體免疫力從40歲起便開始明顯下降。這種「免疫老化」現象使人體恐增加感染流感的風險,疫苗保護力降低,帶來的老化發炎更會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風險。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 詳全文 >
最近氣溫下降,罹患感冒、流感的人明顯增加,根據一篇刊登在《過敏及臨床免疫學期刊》的科學研究報導指出,冷空氣本身會破壞鼻子中的免疫反應。因此,自我保護第一步,就是戴口罩。也別忘了其他防護方法,… 詳全文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女性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台灣過去10年來,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18%;而2023年每天有超過40位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是乳癌的5倍!然而,社會視心血管疾病是男性的疾病… 詳全文 >
根據112年成健資料顯示,15%的受檢者有腎功能異常問題,其中有高血糖者,約每10人就有3人有腎功能異常;若同時合併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異常比例更高達3成。自今(114)年起,3… 詳全文 >
有「小葉啟田」之稱的資深藝人葉清田,傳出在2月28日因心臟衰竭過世,享壽69歲。根據醫學統計台灣文獻指出,心衰竭3年死亡率約50%,比例之高比癌症更為可怕。員榮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裕峰醫師提醒…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