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生活中,「塑化劑」(Phthalates)幾乎無所不在,每天的接觸量常超出想像。研究顯示,女性體內塑化劑濃度通常高於男性,主要原因是化妝品、防曬乳、香水、沐浴乳等日常用品中,常含塑化劑… 詳全文 >
你可能從未聽過的心血管危險因子:Lipoprotein(a),它不像膽固醇那麼有名,但可能更致命。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Lp(a)是一種特殊型態的低密度脂蛋白,其結構上多… 詳全文 >
腦中風是成人失能主因,然而,當排除心房顫動、血管粥狀硬化及血液疾病等原因後,仍有3成患者被歸類為不明原因的「隱源性腦中風」,有些患者會有「開放性卵圓孔」情形。臺中榮總神經內科王其聖表示,隨著… 詳全文 >
心房纖維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類型,但是,當心臟出現心搏速度過慢,就必須考慮使用心臟節律器,以維持心臟的正常跳動。員榮醫院心導管中心主任林彤宥表示,目前已經有新型的無導線節律器,好處在體積較… 詳全文 >
動脈導管是一條連接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的血管,在每一個胎兒循環中扮演重要角色,是胎兒時期的正常構造,但出生後動脈導管就會逐漸收縮關閉,如果出生一段時間後仍未自然關閉,就稱為開放性動脈導管。大林… 詳全文 >
根據國民健康署2020年的資料,台灣18歲以上成人過重與肥胖率高達50.3%;在25至39歲的年輕族群中,長期外食、久坐與壓力型生活方式,導致體脂肪偏高與代謝風險逐漸浮現。全台已有近1/4成… 詳全文 >
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高居全球首位,透析盛行率更是居高不下,根據健保署資料,目前每年約有9萬人接受透析治療,但選擇腹膜透析者僅約6千多人,比例未達1成。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李文欽主任強調,如… 詳全文 >
高血脂是導致心肌梗塞與中風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亞東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許榮城醫師表示,對於已罹患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高風險病人而言,持續有效的降脂治療至關重要,可延緩病情惡化,降低中風與… 詳全文 >
台灣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且每年失智症新增個案數持續攀升,對家庭與社會造成沉重負擔,相關照護與醫療支出也逐年增加。今年台灣正式取得新型抗類澱粉蛋白標靶治療 (ATT)的藥物許可,為… 詳全文 >
許多民眾對胃部不適早已習以為常,經常脹氣、反胃、胃酸逆流、食慾不振…。這些症狀背後,可能潛藏一隻會致癌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