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瑞夫茲氏病」是造成甲狀腺亢進最常見的原因,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臺大醫院基因醫學部陳沛隆醫師和臺北榮總新陳代謝科黃君睿醫師的研究團隊,在兩院院方長期的大力支持下,針對「葛瑞夫茲氏病」和「抗… 詳全文 >
臺灣慢性腎臟病人口居高不下,洗腎盛行率更為全球之冠,為減緩病情惡化及降低醫療負擔,預防及治療慢性腎臟病實為刻不容緩。臺北榮總與臺大醫院合作研究團隊於近日之重大研究突破,發現兩個有望成為治療慢… 詳全文 >
糖尿病已經成為新國病!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統計,全台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高達11%,推估目前糖尿病患者已突破250萬。而衛福部公布112年十大… 詳全文 >
用餐期間或用餐後感到脹氣、噁心、嘔吐、打嗝、飽脹感、胸悶等不適感嗎?小心是消化不良造成。夏子雯營養師建議,餐後30分鐘可吃點新鮮蔬果,或不濾渣的現打蔬果汁,多元補充纖維及酵素,來幫助腸道蠕動… 詳全文 >
網路上傳言:「喝牛奶、吃乳製品,有助於照顧腸胃」,其實,這樣的方式只做對一半。醫師指出,雖然牛奶中的脂質會在胃部形成短暫的保護膜,但是,牛奶中的乳糖對於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反會形成一大負擔,… 詳全文 >
根據衛福部調查顯示,民國111年國人的十大死因中,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這5項皆是心腎症候群。心臟科專家徐千彝主任提醒,… 詳全文 >
下肢動脈疾病的患者常併發心臟瓣膜疾病,臺大醫院研究團隊發現,下肢動脈血管阻塞疾病患者接受即時同步遠距照護,可以使心血管疾病得到較好的控制,並且病患發生腦中風的機率顯著下降,研究成果開創下肢動… 詳全文 >
漱口時,水會從嘴角流出,還有感覺上下嘴唇及臉頰麻…,小心是顏面神經麻痺找上門!週邊型顏面神經麻痺中,最常見就是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廖皓涵… 詳全文 >
夏天高溫容易造成細菌孳生,如果未注重飲食衛生,誤食遭到細菌污染的食物,腸胃很容易拉警報!常見夏天腸胃疾病包括:胃痛、急性腸胃炎、胃食道逆流、便祕,造成極大的困擾。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吳俊穎醫師… 詳全文 >
腸胃功能差的人,容易胃酸分泌多、胃痛、胃悶、胃脹氣,想要顧好腸胃無捷徑,多吃含黏液蛋白食物就對了!程涵宇營養師表示,黏液蛋白食物富含多醣體,對腸胃有保護作用,可幫助修復胃黏膜、抵抗胃酸,這類…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