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報導,缺乏運動與新冠肺炎重症或致死的風險息息相關!隨著本土疫情案例再起,間接促使「靜態生活」型態人口增加。足醫專家、復健專科醫師李佳誠提醒,除了個人防護不能鬆懈之外,… 詳全文 >
股薄肌是大腿內側的肌肉之一,同時也是唯一橫跨股關節及膝關節的肌肉。游泳時的蛙式會用到股薄肌,但日常生活中很少會用到,因此容易硬化,這也是造成 O 型腿的原因之一。 詳全文 >
母親節快到了,婦女們應該多關心自己是否有骨質疏鬆!一般人以為駝背、身高變矮、下背部疼痛是正常老化現象,一直到因骨折就醫,才赫然發現已經骨質疏鬆。要及早揪出骨質疏鬆,透過骨密度檢查「骨事健檢」… 詳全文 >
骨盆前傾的主要原因,在於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太過僵硬。這塊肌肉是由四個部位所組成,其中一個部位連結股關節,具有幫助身體彎曲的功用。若能同時拉伸位於小腿腹的腓肚肌,效果將更明顯。 詳全文 >
罹患「五十肩」會因肩關節發生沾黏,導致整個肩膀活動的角度受限,一舉手就會疼痛。部立南投醫院骨科林昱成醫師說明,「關節授動術」能改善肩功能,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後,醫師將肩關節受限的部分緩慢鬆開,… 詳全文 >
背闊肌是人體結構中面積最大的肌肉,主要功用在於運動手臂,可使出非常大的力氣。由於背闊肌能把骨盆及肋骨抬起,因此咳嗽時也會用到它。這塊肌肉非常容易收縮,一旦變硬,肩關節就會難以轉動,連帶對腰部… 詳全文 >
罹患膝關節炎患者,除了藥物可以減輕關節的僵硬、發炎和疼痛外,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學碩士趙順榮藥師表示,適度採取「地中海飲食」,並且補充保養關節的10大營養素,包括,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 詳全文 >
罹患纖維肌痛症,往往會造成長期全身疼痛困擾。1名51歲的黃女士自民國108年起長期為了全身廣泛性的疼痛所擾,尤其以頸部、雙肩及雙側臀部更為疼痛。台中榮總醫院復健科程遠揚主任指出,透過靜脈雷射… 詳全文 >
正值青壯年的王先生(化名),平日工作忙碌,常常疲憊不堪、全身腰痠背痛。恰逢連假,便選擇窩在家打電動、追劇,足不出戶。沒料到,開工當天早上竟全身僵硬、動彈不得,且下背部更感到疼痛不已。就醫後,… 詳全文 >
兒童下肢生長的變化有一定的順序。從出生至開始行走時會呈現膝內翻的現象(俗稱O型腿)。此現象與寶寶骨頭較軟與在母體內擠壓所致。家長可以考慮讓兒童接受微創生長板調節手術,術後傷口恢復後無須復健期…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