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症別等症狀出現才求救!5大檢測利器,揪出失智症早期變化、潛在風險
是否發現自己或家人變得健忘、專注力下降、判斷力變差,甚至性情改變?要當心的是有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北投健康管醫院林恭平總院長表示,在尚未出現明顯症狀前,可利用以下針對失智症早期變化多項檢測及早偵測潛在風險… 詳全文 >
是否發現自己或家人變得健忘、專注力下降、判斷力變差,甚至性情改變?要當心的是有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北投健康管醫院林恭平總院長表示,在尚未出現明顯症狀前,可利用以下針對失智症早期變化多項檢測及早偵測潛在風險… 詳全文 >
防疫期間飲食受限,營養不均衡,恐造成肌少症!而出現肌少症,免疫力也會隨之下滑,無形間提高染疫風險!此外,有關肌少症常見迷思,包括「男性肌肉多,肌少症風險較女性低」,到底是真是假?台灣家庭醫學… 詳全文 >
台灣將邁入愛滋「高齡」社會,根據2016年統計資料顯示,台灣50歲以上感染者占約17%,但10年之後2026年,超過3成以上、破萬名感染者將面臨老化與慢性共病的挑戰,如何提早做好準備?國外研… 詳全文 >
每到十月迎來一年一度的榮民節,今年是輔導會成立67週年,也是第43屆榮民節。臺中榮民總醫院為善盡輔導會照顧住院榮民之責,特別在26日這一天,由陳適安院長親至高齡醫學病房慰訪住院長者榮民,陳適… 詳全文 >
咳咳咳,秋冬溫差變化大,許多長者在秋冬會出現「夜咳」情形,影響睡眠與生活。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林亞萱中醫師表示,有乾咳情形者便可以自製「梨子潤肺湯」養肺潤肺,建議於午餐、晚餐或運動後口乾舌燥時… 詳全文 >
肌少症的危險因子除了高齡老化之外,也與缺乏運動及營養不均衡息息相關,想遠離肌少症,擁有健康開心的樂齡生活,其實可以從日常生活飲食開始。亞東醫院營養科吳宛真營養師表示,透過「危肌四服」補充維生… 詳全文 >
皮膚會老化,口腔也會衰老!如果經常感到口渴、飲食容易嗆到、口齒不清勿輕忽,可能是口腔衰弱的徵兆。北醫大口腔衛生學系主任周幸華表示,「口腔衰弱症」是長者容易面臨的疾病,可能因為輕忽引發嚴重的吸… 詳全文 >
失智症是認知功能障礙,也是神經退化疾病。失智症有10大警訊,包括三高、肥胖都是高風險族群。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黃彥翔醫師表示,失智症有新藥救星,適用阿茲海默症患者,針對腦部類澱粉沈積的蛋白… 詳全文 >
銀髮族有咀嚼吞嚥障礙越吃越少,不可忽略!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於2018年發表於《惡病質、肌少症和肌肉》期刊的研究發現,有老人厭食症的人,未來衰弱機率比沒有的人高… 詳全文 >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觀察台灣失智症協會「2020全台失智症大調查」結果,迎戰失智海嘯高速來襲,仍有52%民眾未認識失智症疾病。響應國際失智症月,由關懷失智症的富邦人壽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共同… 詳全文 >
台灣新冠肺炎致死率偏高是因為重症病患以中高齡者為多,奇美醫院整合醫療中心暨老年醫學科主任蔡岡廷醫師指出,中高齡者面對體力下滑、營養不均的狀況,可能是造成染疫後重症風險偏高的因素,平常就應養成…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