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感到頭重腳輕、腹部脹悶、反胃噁心的感覺,小心是「濕熱體質」在作怪。中醫師陳安履表示,改善濕熱體質應從肺、脾和腎功能著手,並且要注意排汗與排便。民眾在家可多儲備8種食材,並依據症狀表現和生活特性適度食用,幫助身體除濕散熱,一點都不難!
天氣好濕熱,濕熱體質特別愛做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安履表示,「濕邪」是指體內不正常的水液分布,「熱邪」常指身體產生過多不必要的代謝廢物與熱能。濕與熱常常是共生的狀態,若體內水分無法正常運輸與分布而產生濕邪,連帶身體的熱能、代謝廢物以及體溫也會因為無法達成調節,生成熱證。
濕熱證一年四季都會有,但以氣候潮濕炎熱時尤為多見。濕熱證的病變中心主要在脾胃,所以濕熱證體質的人常有腹部脹悶、反胃噁心,便祕或腹瀉等腸胃症狀,除此以外,濕熱體質也可見到口乾舌燥,但一喝水卻出現反胃噁心的狀況,頭面四肢則常見頭重有如被一層布裹住,或是頭重腳輕不清爽的感覺,四肢也常感到較沉重無力。
改善身體濕熱,從「肺脾腎」三臟著手
如何擺脫濕熱體質,讓身體恢復舒適狀態呢?陳安履中醫師表示,在中醫理論中,想讓水液與熱維持正常的代謝,有賴於「肺、脾、腎」三臟的互相分工。簡單地說,從肺而論,毛孔要能正常排汗,而現代人久坐冷氣房、缺乏運動,毛孔排汗功能退化,濕與熱無法透過流汗排出自然鬱積在體內。從脾腎而論,濕熱的排除代謝,除了前述的排汗,亦可透過大小便的路徑而排出。
對此,濕熱體質的人可以觀察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平日的症狀表現,分別從改善排汗和大小便的角度出發,運用方便取得的食材,來調整和改善。
改善排汗的飲食
適合久坐、缺乏運動、常待冷氣房而較少排汗的人。推薦食材和飲食如下:
1.酸梅:酸梅類食品可以激活汗腺,幫助恢復排汗功能,且酸梅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能避免身體流汗而喪失過多的鹽分。較簡單的飲食法是「梅子茶」,建議以烤箱烤酸梅約3至5分鐘,烤過的酸梅香氣較濃,一次取一顆放入熱水中泡開,放溫即可飲用。
2.生薑: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排汗降溫、幫助腸胃代謝水濕的作用。建議於中午(消化功能最旺盛且食物量最豐富時)食用,以避免對腸道造成過度的刺激。
改善大小便清熱利濕的食材
如果發現自己的濕熱症狀,多表現在小便不順、尿液偏黃、每天大便很多次,但每次都不成形,或是便祕等,可適度食用有助改善大小便、清熱利濕的食材。建議食材和飲食如下:
1.薏仁:薏仁性味甘淡寒,卻能利濕寒、清熱,加上作用在脾、胃、肺,是幫助水分正常運輸代謝,並清除熱邪的最適合人選。中藥學裡有提到薏仁可作粥食用,每日宜食20至30公克。值得注意的是,薏仁不易煮透,建議燉煮前先泡水3小時,且燉煮時不調味,以免水分進不到薏仁內部而無法煮熟;另外,薏仁的燉煮也不可過爛。
2.綠豆:綠豆性味甘寒,具有清熱利濕作用,早在古代溫病大家葉天士就常用綠豆衣治療濕熱證的患者。綠豆衣是綠豆的種皮,而綠豆本身亦具有類似的功效,想要改善濕熱體質,適合直接煮綠豆湯飲用。需注意的是,若濕熱體質合併有陰虛或陽虛症狀,則要避免。
濕熱合併陰虛體質者,體內水分不平均的情況更嚴重,除了有一般濕熱體質的表現症狀之外,也會更加凸顯出身體缺水的情況,口乾舌燥、便祕、糞質乾硬、皮膚乾燥的情況更明顯。陽虛體質則有怕冷、嗜睡乏力、性慾衰退、手腳冰冷、臉色蒼白、尿多且易腹瀉等症狀。兩者都不適合過度食用性質偏寒的綠豆和薏仁,以免加重陰虛、脾虛、腎虛,導致水濕無法正常代謝而出。
3.冬瓜子:味甘,性微寒。歸肺、大腸經。隋代醫家崔禹錫在《食經》提到冬瓜子可「利水道,去淡水」,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則建議「研末炒服」因此,建議民眾平時在料理冬瓜時,不要把冬瓜子當垃圾丟掉,撿起清洗乾淨後放入鍋中,用小火炒至表面黃色、略帶焦斑時,取出放涼,每次使用再取適量搗碎。
另外,將冬瓜子和一些冬瓜肉,一起放到攪拌機中打碎,再倒入適量水,小火煮開後放涼,也是不錯的食療方法。
4.梨子:梨子因水分多而具有利尿作用,且富含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是藉由大小便排除濕熱的好幫手。這也是溫病大家葉天士治療熱病常用到的三汁膏成分(梨汁、蘿菠汁、藕汁)之一。需注意的是,此處的梨子必須生食,不可加熱。
濕熱併陰虛體質,調養重點「儲水」,而非祛濕
一般濕熱體質可藉由改善排汗和大小便的方式來改善不適,但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人是濕熱夾雜陰虛的體質,身體鬧水荒的情況特別明顯,因此調理重點要改為增加膠質,以有效且正常地儲存水分,進而幫助代謝掉多餘的熱能。
1.木耳:黑、白木耳富含膠質,可以使身體的水分不論在儲存或運輸都回歸正常,且其零膽固醇,吃了不會上火。但木耳較不容易消化且偏寒,可以先用水發泡後用果汁機打成泥狀,再加少量紅棗跟薑一起煮。
2.蓮藕:性寒,生食有清熱涼血利濕的作用;熟食補益脾胃,可以加強健脾利濕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