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衛生局為瞭解北市孕產期婦女的心理衛生概況,與中山醫學大學合作,針對北市55家產後護理機構,總計1,051名30至39歲的已婚產婦,進行產後憂鬱心理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有憂鬱現象者佔16.1%,同時發現「母嬰連結」較低者,如「未預期懷孕」、「新生兒性別不符期待」等,較易導致憂鬱。(影音/攝影記者賴羿舟)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謝佩玲指出,有高達80%的婦女在生產後都會有輕微的產後憂鬱症狀。但大多數的婦女都會在2-3週後痊癒。但仍有約10%的產婦會出現重度憂鬱症狀。
母嬰連結 憂鬱新指標
這次臨床調查發現,「母嬰連結」與產婦憂鬱有直接關連,包括有「與婆家關係普通」、「未預期懷孕」、「對新生兒的性別感到失望」、「首次生產」、「新生兒體重偏低」及「沒有母嬰同室」等因素。其中「母嬰連結」較低者,較容易導致憂鬱。
所謂「母嬰連結」是指母親與新生兒互動關係,包括親子互動、語言、肢體行為,以及眼神交往等,發現「母嬰連結」較低者,較易有產後憂鬱情緒產生,同時產後憂鬱症可能會削弱嬰兒跟母親的親密關係(依附關係),造成行為問題,甚至影響嬰兒的認知能力。

產後瑜珈擺脫憂鬱 2招搞定找幸福
產後解憂鬱 牛蒡養生茶疏肝理氣
產後不憂鬱!喝甘麥大棗湯解鬱
毒豬、毒雞蛋…毒食吃太多,不只肝腎拉警報!醫示警:恐引發代謝障礙型肥胖症
敏感性肌膚盛行率逾75%!「亞健康膚況」知多少?皮膚健檢助逆轉發炎與預防老化
秋日「危肌」拉響乾燥警報!資深護理師教「屏障修護」5大實用策略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