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4/12 下午 03:40:08

「麥」步向前!選育新品種提高小麥生產率

(關鍵字: 小麥 , 林錦宏 , 稻米

台灣飲食文化當中,麵包、麵食越來越多,地位僅次於米食,有別於稻米,製造麵粉的小麥幾乎完全仰仗進口,對於氣候變遷以及石油匱乏的兩大威脅,小麥的自給率有提升的必要。目前農委會積極推動國內糧食自给率,選育新品種,提高小麥復耕面積,冀望讓國人能吃到更多、更新鮮、且在地生產的國產小麥製品。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積極進行小麥品種選育,邀請日本農產專家實地勘查,希望能提高小麥生產量。(圖片提供/農委會)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積極進行小麥品種選育,邀請日本農產專家實地勘查,希望能提高小麥生產量。(圖片提供/農委會)

近年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更積極進行小麥品種選育,在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及國際小麥價格走揚的現況之下,提高國內糧食自给率,從台中大雅及臺南學甲外,苗栗苑裡、嘉義東石、花蓮玉里等許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小麥的栽培。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推廣課課長林錦宏指出,台灣過去曾有種麥的歷史,日據時代起就曾引進小麥,也因此才有「麥寮」等地名出現。但隨著種稻收入較佳,小麥種植面積才跟著沒落。台灣栽植小麥曾於民國49年達到高峰期25,207公頃,後來因為進口小麥價格遠低於國產小麥栽培成本,導致栽培面積逐年降低,直至目前只餘150公頃左右,而小麥每年進口數量約在100至110萬噸之間。

以往台灣的小麥耕種只靠民間自力復耕,農業部門研發人員與設備匱乏,就像部隊配備不齊,面對糧食危機,無法作戰。林錦宏科長指出,台灣本身不適合小麥培育,小麥喜歡乾燥的氣候,濕氣不能太重,怕雨,也不能過於乾旱缺水,適合溫帶氣候。

台灣在種植小麥上有先天環境上的不利因素,長期以來都將小麥當作冬季輪作作物,要在3月稻苗插秧之前收成,給小麥種植時間很短,因此在品種選擇以早熟、耐熱以及耐濕為條件,這些都讓小麥的品質受到限制。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麵食已成為米飯以外的另一項國人主食,據農委會調查發現,國人目前一年平均食用米約48公斤,但是對於食用麥的需求,卻有日益增加情況,台灣每人食用小麥量,從70年代每年20公斤,增長到目前36公斤,大都靠每年進口110萬公噸小麥。

如今,在全球極端氣候影響下,許多小麥出口國產量明顯減少,加上油價上揚增加船運成本,導致國際小麥價格走揚,也連帶影響國內物價,種種因素促成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接洽,墨西哥國際玉米,及小麥改良中心(CIMMYT)申請引種,引進如製粉用、耐熱、耐銹病及杜蘭麥等不同特性小麥材料,並於場內進行馴化及選拔,希望能育成適應現今氣候、豐產、質優的新小麥栽培品種,提供農民新的選擇。

此外台灣小麥現行栽培品種,為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於民國72年選育出的「台中選2號」,近年來靠著許多有心人及有心的農民的努力,積極嘗試於台灣各地試種,得以在台中、臺南、苗栗、嘉義及花蓮等地見到小麥栽培,而且打破國產小麥侷限於酒麴使用之限制,多樣化利用於麵粉、麵條或饅頭等製品使用,提供國人在選購相關製品時,不一樣的新選擇。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