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工具2——演绎法与其限制
使用恰当就能得到确切的结论
演绎法和归纳法一样,都是逻辑推演上的基础方式。最基本的演绎法的逻辑如下:
①.人都会死
②.苏格拉底是人
③.苏格拉底会死
①是大前提,②是小前提,③是结论,演绎法的逻辑是,只要大前提和小前提
正确,就一定会导出正确的结论。
然而,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或许有读者已经注意到了,那就是─大前提①
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大前提“人都会死”通常是前一节的归纳法所推导出来的,这么一来,归纳法的问题点,也会对演绎法也产生影响。
所有曾经活过的人都死了,并不代表未来出生(应该说也包括现在活着)的人
当中,不会出现“不会死”的人。再说,对于相信圣经中“耶稣基督复活”的人而言,或许会觉得人是可以死而复生的。
“逻辑正确,结论不正确”?
于是,就有可能出现像禅宗公案般“逻辑正确,结论不正确”的结果。光是听前面这段解说,或许你会觉得“这种情况一定极少发生”,可是实际上这种情况一点也不罕见。
①.开快餐店时,位置选在车站前等好地点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②.摩斯汉堡选在住宅区开店
③.摩斯汉堡不会成功
以这个例子来说,演绎法上的逻辑是恰当的,但结论却是错误的。大前提①乍看之下是正确的,其实是错误的,因此得到的结论就变得不恰当了。大前提①在摩斯汉堡成功前,是广泛为大众所接纳的命题。但摩斯汉堡成功后,这项大前提就变得不恰当了。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大型连锁杂货店“唐吉诃德”。
“唐吉诃德”成功之前,一般认为好的商品陈列方式,是整齐、一目了然且带有时尚感(隐藏的前提)。一个商店杂乱无章的话,再好的商品看起来也会变得廉价,这是业界的常识。
“唐吉诃德”的前身是一个叫做“泥棒市场”(东京杉并区)的商店,这家商店我去过几次。“泥棒市场”的规模比现在的“唐吉诃德”小得多,店家向厂商购入瑕疵品,以低价贩卖。当时,这只是一家没什么特色的廉价商店。
后来,唐吉诃德刚出现时,我不太相信一个既不知道里面有卖什么、商品又难找的商店能够流行起来。但转眼间,唐吉诃德大受欢迎,民众在店内狭窄的通道中转来转去,享受着“寻宝”的乐趣。
并非“百闻不如一见”
这样描述下来,可能会让大家以为:“再怎么看重逻辑思维,到头来还不是会被真实发生的体验轻而易举地推翻。”
其实,在演绎法的学习上有几点重要事项:第一,我们必须知道“乍看之下绝对正确的逻辑,也可能在某个契机下,被180度大翻盘”。
第二,当一个乍看之下正确的命题被推翻时,我们必须从中发现如何才能说明这个现象。
就拿“杂乱无章的商店不会成功”这个命题为例,到底是什么为唐吉诃德带来了成功?请试着在下列“……”的部分,写下你觉得唐吉诃德所创造出的全新“成功模式”是什么。
过去→“商品陈列得整齐而一目了然时,就会提高购买欲”
↓
唐吉诃德→“商品……”
你觉得是什么?
推论:“商品由顾客自行挖掘、寻找出来时,就会提高购买欲”
提出这个全新的大前提后,唐吉诃德的成功因素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更进一步来说,过去的做法是让“商品主动吸引客人”,但唐吉诃德却是让“客人主动发现商品”,这等于是把主词、受词互相颠倒。而这一点看起来似乎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将演绎法用于已知“大前提←小前提”为何,只需要推导出结论的时候,往往只能得到大家早就知道的结论,而无法让结论创造出新的价值。
但用在大前提为空白,接下来要透过逻辑思维,找出一开始的大前提是什么的时候,演绎法就能展现其价值。
换句话说,找出大前提,其实就是找出“成功法则”。将演绎法用在寻找成功的规则上,演绎法就会展现出不同凡响的价值。
本文出自台湾东贩《聪明可以锻炼,关键就在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