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旦關節發生異常症狀,及早就醫!
•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關節炎保健的重點。
•骨關節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療法不同,患者要好好區分兩者,接受診斷。
•退化性關節炎是以患者軟骨損傷的程度為判斷標準,如今醫學進步,如果能找對醫生及早診斷出軟骨受損症狀,患者就能享受軟骨再生療法帶來的好處,可以用自己的關節,不必依賴人工關節過一輩子。
•藉由早期診斷,患者能使用合適藥物且改善生活習慣,能減輕疼痛,改善病情。
•如果罹患了類風溼性關節炎,盡早服用能減緩病情進展的藥物,可以讓關節損傷和變形程度最小化。早期治療好處多,盡量不要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6靠著持續接受治療與自主管理,預防關節障礙和併發症
•關節炎患者持續進行復健運動能恢復關節機能。
•對關節炎患者來說,調節體重有著減少關節負擔和疼痛,減緩病情惡化的力量。
•規律運動能減輕疼痛,改善憂鬱和不安情緒。
•按醫生指示服用藥物,能減輕患者的疼痛和抑制關節發炎反應,不過患者必須事先先了解長期服用藥物會帶來哪些副作用為佳。
•持續地進行復健運動目的是保留自己剩下的關節機能,幫助恢復關節受損的運動機能和緩解疼痛。
•患者從事超出自己負荷範圍的復健運動反而會造成病情惡化,因此要和醫生充分溝通關節的發炎程度和肌肉狀態,維持休息與運動的平衡。
本文選自高寶書版《一輩子不疼痛的膝關節:關節與軟骨再生醫學權威教你膝蓋用到100歲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