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本的放射線(X-ray)檢查可以看出正常膝關節的內外側關節間距是一致的。倘若得到退化性關節炎,內側關節間距會變窄,骨頭增生突起(骨刺),骨頭變得僵硬。
退化性關節炎的中期症狀是內側關節間距完全變窄,腿會歪向內側。等到關節炎末期時,內側膝關節嚴重受損,腳不僅歪向內側,甚至走路疼痛強度也會增加。
從確診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放射影像(X-ray)可看出,軟骨遭到破壞,骨與骨之間間距變窄,軟骨下面的骨頭因承受壓力而變硬。中期時軟骨磨損面變得殘破不堪或骨頭末端變得尖銳。
末期主要症狀是關節面會產生骨囊腫,囊腫附近會出現骨硬化症。為了能正確診斷退化性關節炎的情況,醫生會針對患者看診時最常哭訴的膝蓋痛程度、膝蓋痛了多久,以及病情惡化原因等,提出相關問題,專心傾聽病史。
感染性關節炎VS 外傷性關節炎
感染性關節炎:
是一種因細菌侵入關節腔—關節部位骨與骨之間形成的空間,感染內部血液造成的關節炎。細菌侵入造成關節發炎,並且破壞關節部位,有可能擴散到其他地方,所以需要緊急處理措施。這時為求徹底消滅細菌,主要會使用抗生素。
外傷性關節炎:
是一種因為運動或意外事故等外傷事件而引起關節腔發炎反應及疼痛現象的關節炎。外傷性關節炎的發炎反應讓原本只有6公釐的組織厚度變厚,同時炎症細胞分泌出的酵素破壞了關節,造成劇痛。此類炎症嚴重時會惡化成關節炎。
本文選自高寶書版《一輩子不疼痛的膝關節》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