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不只是出水,是一种熟成法,我咀嚼肥而有味,组织一片一片,还非常滑口多汁,甚至有黏唇感的腌咸鱼时,忍不住想起十年前在安徽吃到的臭鳜鱼。臭鳜鱼上溯到两百多年前,当时交通不便利,鱼贩从长江打捞鳜鱼准备运往安徽山区,挑担步行天数约七、八天,这段时间鱼肯定坏掉,所以将新鲜鳜鱼投入装有淡盐水的木桶里,每天翻动检查,鱼运到了也熟成了。
臭鳜鱼(臭桂鱼)名为臭,闻起来是真臭,吃起来可真香,那日在徽菜馆里吃饭,臭鳜鱼还在走道上,臭味涌进包厢,当时不明究里,敢问是哪位同行采访大哥,竟没礼貌的把鞋给脱了,等臭鳜鱼进门,差点儿没昏倒,这不是一位大叔脱鞋而已,而是十位大叔臭脚的浓度,臭到很想撞墙。但没硬着头皮吃一口,如何写出真实报导?但见臭鳜鱼切口片片上翻,展露肥美之姿,便大胆下箸,憋气一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朝诗人张志和以《渔歌子》表达乐而忘返的心情,我知道他说的绝不是臭鳜鱼,这般臭味荡气回肠久久不去,质地滑嫩肥美念念不忘,这种臭到颠峰,嫩到极致,张志和若吃过,内心肯定再也无法如此平静。
本文出自皇冠文化《吃美食也要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