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12/15 下午 04:43:50

冬令進補生理期大亂?3種體質別吃補!中醫:按穴位保養、喝茶飲緩解不適

(關鍵字: 經痛 , 進補 , 生理期 , 冬至 , 許晉嘉

一年之中寒氣最盛的「冬至」將至,不少人開始吃麻油雞、薑母鴨大進補,但是中醫門診發現,不少正值生理期的女性,吃這些補方進補,竟然生理期大亂,經血增多、經痛一起來,越吃越大洞。中醫師表示,有3種體質的人在生理其不宜進補,避免「上火」!

1名48歲王小姐,平時容易手腳冰冷,每次生理期來潮時常感腰痠、腹痛與頭暈,甚至嚴重到需請假休息。加上年紀已近更年期,生理期來潮時間逐漸不固定,有時上班到一半就被生理期的不適感「偷襲」,這樣的症狀在冬天更加嚴重,也因此她在冬季就頻繁以麻油雞、薑母鴨補身,希望可以改善手腳冰冷、經痛等情況,但每次食用後,腹痛及頭暈不僅未緩解反而更為明顯。

於是到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許晉嘉的門診就醫,許晉嘉醫師診斷後使用通瘀化痰合併稍做溫補處方,配合飲食衛教,經過調理後,王小姐的症狀終於獲得緩解,最近幾次的生理期來潮較不會腰痠、腹痛與頭暈,手腳也不再冷冰冰,作息也恢復正常。

許晉嘉中醫師表示,王小姐雖然有手腳冰冷,但長期過食油膩肥甘厚味、不喜活動、又有便祕問題,體質上屬於痰瘀,因此以通瘀化痰合併稍做溫補的處方進行治療,並衛教多走動、戒除甜食飲品與大量的烤炸辣飲食後經痛腰痠症狀緩解,生理期來潮時間也逐漸穩定,手腳也不再那麼冰冷。

生理期不建議吃補:燥熱、痰濁、瘀阻3種體質注意事項。(圖片提供/奇美醫學中心)
生理期不建議吃補:燥熱、痰濁、瘀阻3種體質注意事項。(圖片提供/奇美醫學中心)

生理期不建議吃補:燥熱、痰濁、瘀阻3種體質注意事項

許晉嘉中醫師指出,入冬後氣溫下降,許多人喜歡吃補養生。不過有些女性不補沒事,一補就出事,例如:生理期來潮時經量突然大增、經期提前或延後、排血不順甚至嚴重腹痛。有上述狀況就要小心,可能是不適合吃補的燥熱、痰濁,以及瘀阻這3種特殊體質。如果有特別的生理變化,像是經期前後異常出血、經期紊亂等,也可接受超音波檢查,排除是否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子宮內膜瘜肉等問題。

燥熱、痰濁、瘀阻這3種體質在生理期時不適合進補,會出現一些臨床症狀。建議針對這些症狀可以進行按壓穴位飼養,並且有適合飲用的茶飲:

●燥熱體質

臨床症狀:失眠、口乾、怕熱、易長痘、嗜辣多。

保養穴位:內庭、少府。

茶飲:桂花蓮藕茶。

●痰濁體質

臨床症狀:肥胖、囊腫體質、身重乏力、大便軟黏、白帶多、嗜冰冷肥甘厚味。

保養穴位:豐隆、陰陵泉。

茶飲:除濕茶。

●瘀阻體質

臨床症狀:心血管疾病、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月經血塊多。

保養穴位:三陰交。

茶飲:無。

冬日常見的食補整體而言多偏熱,民眾服用時須隨時注意身體的變化。麻油性平,然而坊間麻油類補品皆配合熱性的薑、米酒爆炒或燉煮,因此麻油雞、麻油腰子等整體而言仍偏熱;鴨肉雖偏寒,但進補用的薑母鴨在使用了老薑這種大熱的藥材烹煮後,整體也轉熱;一般常見的當歸羊肉湯、人參雞等也都是屬於偏熱性食補。

這些熱性的食物若給燥熱、痰瘀體質的人食用後就易產生「上火」的狀況,包含較嚴重的口乾舌燥、頭暈、噁心嘔吐、血壓升高等,需特別小心。女性生理期前後體質常有寒熱虛實的變化,尤其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的病人,在中醫上常屬痰瘀或瘀熱體質,服用後容易有非經期異常出血、經期紊亂、經血量增大、經痛加劇、頭暈等的因痰瘀而化火的症狀產生。

另外,四物湯男女老幼雖然都可以食用,同時也因具有調經、補血、活血的功效而被稱為婦科聖方,但因藥方中的當歸及熟地較為滋膩而難消化,若量大則具有滑腸的作用,因此腸胃不好、長期軟便的病人服用後反而容易腹瀉或腹脹。

四神湯是相對溫和的藥膳,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但由於藥方成份中含偏涼性的薏仁,若量大造成寒性增強時,可能造成寒涼體質的病人生理期不暢、量少或腹痛較甚的狀況,因此相對較不適合生理期的女性服用。

許晉嘉中醫師表示,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生理期前及行經期間較不適合進補。(圖片提供/奇美醫學中心)
許晉嘉中醫師表示,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生理期前及行經期間較不適合進補。(圖片提供/奇美醫學中心)

經期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依體質選對食物、飲品

許晉嘉中醫師表示,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生理期前及行經期間較不適合進補。尤其體質燥熱或有子宮病變的病人更不適合大補,吃了恐更上火,也易出現粉刺、毛囊炎等問題。經期的飲食應該要以清淡為主,體質偏寒的女性飲食在行經前後盡量避開生冷的食物及寒涼類飲食,如:冰品、生菜、綠豆、西瓜等,以免身體因冷而引起血液循環不良,加劇經痛的症狀,也不用亂補和吃辛辣食物,建議可食用白木耳、綠豆、葡萄乾、桂圓紅棗茶、桑葚汁、牛奶、雞蛋、豬肝清湯等。平常也要注意腹部的保暖,若生理期來時腹部會悶痛,可配合熱敷或紅外線局部緩解疼痛。

許晉嘉中醫師提醒,體質的判斷不能依賴單一症狀,切勿單純因為「怕冷」、「手腳冷」就直斷自己是純虛寒體質,應由中醫師做整體的望聞問切診察來判讀。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