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21/4/14 下午 03:12:50

大腦以醣類為能量?沒有醣脂肪無法燃燒?名醫帶你打破「反減醣」6大迷思

(關鍵字: 大腦 , 碳水化合物 , 蛋白質 , 迷思 , 減醣

燃燒脂肪有時可以達到局部瘦身的效果,這是因為人體確實有幾處部位的脂肪比較容易降低,但基本上還是只能以全身為單位均勻變瘦,「想要只降低大腿的體脂肪率!」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不過話說回來,限制醣類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減重,而是為了不讓飯後引起高血糖,以及藉由抑制梅納反應,減輕對身體造成的氧化損害。

限制醣類還是瘦不下來的人,有可能是體內含有重金屬物質,或是蛋白質無法循環等,基於和血糖調節沒有關係的原因而發胖。

此外,也有人主張「缺乏主食、以配菜為主的飲食會增加膽固醇」。但根據《2016到2020年美國飲食指南》中的論述,來自食物的膽固醇其實對身體的影響並不大,需要注意的反而是飽合脂肪酸的攝取量。

「醣類、蛋白質、脂肪」被稱為三大營養素的理由是,他們能夠製造出ATP。在這三者之中,ATP生產效率最佳的是「脂肪」。其次是蛋白質,有一部分會轉化成丙酮酸產生ATP,其餘則要透過丙酮酸脫氫酶的作用。反觀作為能量來源的醣類,則幾乎必須完全仰賴酵素才能轉化為ATP,因此在效率上較低。

人類一天消耗的熱量約1800大卡,在這當中醣類佔了144大卡,剩下的1656大卡是由脂肪供給。人體比起醣類(葡萄糖),主要是以脂肪(酮體、游離脂肪酸等)為能量來源。因此,如果醣類的儲存量變低,就會轉而分解脂肪。由此可知,即使正在進行嚴格的醣類限制,血糖值也能維持在正常值。

到這裡為止,我用了稍微強硬的口吻來檢視反對限制醣類的正當性。

許多人雖然服用保健食品卻遲遲看不出效果,一問之下,都是因為醣類攝取過多的緣故。只要稍微限制一下醣類,很快就會出現效果。若是不敢一次減少太多醣類的話,也可以先以降低每天的攝取量為目標,循序漸進就好。

本文出自蘋果屋出版社《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吃錯了,就像吃進毒!諾貝爾獎得主提倡的營養療法實踐版,全球30萬醫生推崇的飲食奇蹟》一書

(圖片提供/蘋果屋出版社)
(圖片提供/蘋果屋出版社)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