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的圖雖然是集結了許多專家共識所繪製,其實還是有不少模糊空間,我對圖中所列那幾個廣泛的功效就很不以為然。不過,因為是專家大老們的共識,而且又是發表在《自然》系列期刊,具有代表性。我擔心的是專家共識講的益生菌,是所謂符合國際標準定義的益生菌菌株;而我們現在講的益生菌,極可能就只是符合「我國食品可用菌」的等級而已,以至於讓我寫這一段的時候,很是心虛。
且容我將天上飛的專家共識,拉到地上走的庶民層次,用我的用語簡化地說:只要是品質好、菌數夠的益生菌產品,都會或強或弱、或多或少地具有改善排便、幫助消化、增強蠕動等基本的腸道功能,姑且稱之為「益生菌的核心功效」。
當然,使用者的個體差異很大,產品間的差異性也很大,建議你自己體會,試試A產品,試試B產品,選出幾個自己認為適合的產品,輪著用。但是講到更高階的免疫過敏、代謝調節(包括體重控制),以及神經心理,關鍵就絕對是「菌株特異性」了,必須慎思明辨,如果看到有產品宣稱或暗示有這些功能,卻提不出任何研究論文,請立刻列為拒絕消費名單。
我經常將益生菌的功能演進分為4代:腸道→免疫過敏→代謝→神經心理。除了部分的腸道功能之外,其他功能一定都是菌株特異性的。曾經有衛生單位官員要求我提出這4代功能講法的依據,拜託!這是要讓大家容易理解的科普衛教的說法耶!
是我這個益生菌專家數十年浸淫於益生菌研究中所提出的看法,雖然主觀,但絕對有充分的科學依據,這些科學依據散布在數千篇研究論文中,才需要我們這些教授花功夫消化整理,用簡單明瞭的方式呈現給大家。
本文選自方舟文化《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一書,作者:蔡英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