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6/6/1 下午 05:41:13

血尿竟是器官纤维化!免疫球蛋白G4浓度升酿祸

(關鍵字: 血尿 , 罕見疾病 , 免疫球蛋白G4 , 翁嘉澤 , 類固醇治療

翁嘉泽医生(如图)强调,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基本上属于罕见疾病,盛行率不明。(图片提供/台湾成大医院)
翁嘉澤醫師(如圖)強調,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基本上屬於罕見疾病,盛行率不明。(圖片提供/成大醫院)

免疫细胞浸润酿发炎 初期症状不同

收治个案的成大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翁嘉泽医生指出,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4浓度升高,受侵犯器官被带有免疫球蛋白G4的浆细胞所浸润并造成纤维化,受侵犯的器官会有肿大,或形成肿块的现象。

此病发病原因仍不明,但一般认为是复杂的基因易感性因素,以及后续异常的免疫反应造成疾病的进展。因免疫细胞浸润造成的发炎反应及器官肿大或形成肿块,在不同器官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患者可能因起初症状不同而至不同科别就诊。

例如,上眼皮肿大至眼科、腮腺肿大(猪头皮)至耳鼻喉科、慢性咳嗽或气喘发作至胸腔科、腹痛或黄疸至肝胆肠胃内外科、意外发现主动脉瘤至心脏外科、血尿或小便起泡至肾脏科、解尿不顺至泌尿科等。

在治疗上,类固醇治疗的反应相当地好,但减少剂量或停用后,复发率也相当高,目前建议持续每天使用低剂量类固醇。有医生会同时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求减少类固醇用量及其副作用,但功效尚未被规模够大的临床试验所证实;有些研究则使用消耗B淋巴细胞的生物制剂来治疗,虽有出色的疗效,但属于一种仿单核准适应症外的使用。

免疫球蛋白G4疾病案例 中老年男性居多

台湾成大医院斗六分院薛亘佑医生,曾于2015年在台湾风湿病杂志发表本院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之个案整理报告。统计至2014年10月,该院共有18位确诊个案,6位极可能个案,8位可能个案。

平均年龄62.4岁,其中男性占比超过8成5,此特征与海外报告中老年男性占6、7成以上相符。其中只有3位是于发病之初诊至风湿免疫科就诊,而经过各相关科别医生检查诊断后,有4成多患者在风湿免疫科治疗或追踪,其余5成多患者则仍于各受侵犯器官相关之专科追踪治疗。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