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另一方面,“干劲”也是大脑研究领域的一环,目前各方学者正不断借由科学手法剖析当中。
大脑科学家池谷裕二和糸井重里共同著作《海马体:大脑不累》一书中提到,当人们想“着手做某件事”时,名为伏隔核(Neucleus accumbens)*的大脑部位就会活化起来,使人充满干劲。
这项主张与过去的观念背道而驰,换句话说,我们并不需要先处理“心情”或“想法”,而是“付诸行动就会充满干劲”。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的确一再印证这一点,“提不起劲”这句话,我觉得单纯只是换句话,表示“还没有开始做”而已。
“提不起劲读书”→还没有开始读书。
“提不起劲工作”→还没有开始工作。
就本质上来说,“只要开始动手做”,干劲自然就会涌现。也就是说,不管是工作、运动、学习新事物,最重要的还是“最初的第一步”。
这样一来,问题便在于如何刺激我们产生“开始做的契机”,这部分确实是个问题。然而,人类原本就不是靠“意志”,而是靠“惰性”更容易行动。
举例来说,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有过下述的经验:
想要读书,但是随手拿了本漫画看后,就停不下来了。
休假日一看电视,就一路看到半夜了。

腰痠、屁股痛,就是坐骨神經痛?做深蹲可以緩解坐骨神經痛嗎?
嘴破是火氣大上火?實火虛火大不同,3大類型調理方法報你知
桃膠好夯,人人都能吃嗎?生理期、胃不好別碰?5類人食用前要注意
少子化衝擊,血液存量面臨挑戰!新版「捐血者健康標準」擴大捐血族群
糖胖症僅控糖減重還不夠,器官保護不可少!「診間4問」啟動心腎體重全面保護
肺阻塞惡化者心血管風險增4.6倍!醫籲:6大風險需關注,5大抗惡化策略降死亡風險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