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11/18 下午 06:53:19

改善疼痛靠自已!嘴巴出对力胜过揉捏敲打

(關鍵字: 疼痛 , 痠痛 , 肌筋膜 , 筋膜 , 咬合力

要如何治疗恼人的疼痛症状?目前大都采取由体外而内的方式,包括物理治疗、整脊、推拿、按摩、针灸、热电疗等。但其实治疗筋膜疼痛这件事,可以靠自己不用依赖外力,从口腔着手。

调理筋膜的关键因素,就是“力”的刺激!只要力道够大,且可以持续刺激,这个力就可以重新调整筋膜的张力结构,达到内部整体的平衡与稳定。

人体内一个绝佳的施力处,就是下颚。下颚之于全身筋膜的关键性在于,它不但是身体中心轴线的重心,也是深前线与背部筋膜的接合点。换句话说,下颚不仅决定着头部与躯干的平衡度,更能掌控前后左右线路的筋膜。就如同操控木偶肢体动作的总控制轴,各方线路都汇聚在下颚,使得下颚成为影响整体肌筋膜平衡的轴点。

除了位处关键外,下颚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动作,就是“咬”。“咬”这个动作的特殊性在于,它力道特别大,动作很频仍且可自主控制。首先以力道来说,咀嚼肌的咬力,力量高可达百斤。相较于针灸或按摩的力道,咬力所产生的刺激,会比其他从体外施加的刺激来得更强烈、直接。

其次,每天咀嚼的频率相当高,除了吃东西外也会不自觉地咬,尤其在睡觉放松控制时,整天累积下来,每天“咬”的次数可达上千次。相较于一些物理治疗有限的刺激频率,“咬”能产生的刺激效应会来得更高。更方便的是,咬这个动作自己操作就可以,任何时间、不分场所,只要你一想到就可以咬。

有别于针灸、推拿从体外施与刺激,口腔咬力是从体内利用咀嚼肌,影响全身筋膜力量相对较大且可自主控制的施力处。这种不假其他针灸师、推拿师,或场合设备就可进行的“体内按摩”,让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调整全身筋膜。

透过前述对筋膜系统运作机制的解释,以及下颚“咬力”如何成为绝佳的疏通方式,你可能还是会半信半疑,光是透过“咬”,就能改善全身筋膜的疼痛症状,甚至是治疗师与药物都束手无策的慢性筋膜疼痛吗?

在日本有牙医生早在十五年前就推行这种治疗方式,其临床实例更累积接近六千个。这些痊愈的事实,让我不得不相信,靠“咬”调整筋膜的成效是确实存在的。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