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6/10/19 下午 07:34:05

人生该先安排“计划”?还是先懂“生活”?

(關鍵字: 人生 , 生活 , 自我 , 忙碌 , 計畫

每天只做两件事的习惯,渐渐影响了我的生活其他面向。

比如写作,我找到最适切的“My Pace”,养成了每年不多不少出版两本书的习惯。

作为一个从小面对人群就会怯场的害羞孩子,很幸运有了这些书作为基础,透过每年给自己一百场的公开演讲、训练课程、工作坊,养成每一次上台都要像老师备课一样,无论同一个主题讲了多少次,都要针对每批不同的对象从头慎重做好准备,使用不同语言向陌生人妥适表达自己,与不同年龄、人种与社会阶层良好沟通的习惯。

在全世界旅行、工作的过程中,我也不断调整自己阅读的习惯,以前硬性规定自己每个月要读几本书的方法,不知不觉间变得无效了,书架上新书增加的速度,永远赶不上阅读的速度。我重新养成“只要时间到,不管有没有看完,两周后都必须把书分送出去”的习惯,就像图书馆借来的书,有时间的限制,所以强迫养成真正想读的书一入手,两周内就要赶快看完的纪律,因为“有空时随时可以读”的那些好书,意味着我永远不会打开来读。

老实说,到了三十多岁之后,我才从头开始学如何过生活,并且真心喜欢自己的生活。

*是先安排“计划”?还是先懂“生活”? *

每年的新年新计划都失败的人,通常不是因为流年不利,犯冲没去安太岁,而是没有行动力、执行力,不知道怎么具体订定年度计划,并且确实完成的习惯。

每天浑浑噩噩,不知道时间跑到哪里去的人,不是真的那么忙碌,而是没有时间管理的习惯。

容易受骗上当的人,不是因为生性单纯,请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你只是没有仔细观察的好习惯罢了。

对于时节变化不敏感的人,缺乏的不是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缺的是像日本人那样认真“过节”的习惯。如果每个假日都千篇一律地在家睡大觉、看电视、出门逛逛百货公司,当然无法区分端午节和中秋节的区别。

每天都养成“郊游、小旅行”的习惯,用小朋友期待远足的心情,每天充满期待地准备着这一天背包里面的种种小物与零食,就会变成一个懂得生活滋味的人。

思索一下本来没有,但后来养成的好习惯,是受到什么刺激或是影响?

原本不运动的人开始运动,可能是因为健康检查时发现健康亮起红灯,身体年龄超过实际年龄二十岁,受到这样的刺激之后,开始戒烟、戒酒,每天路跑、游泳,过着健康的生活。体重下降,改良的体态受到许多人称赞,有了成就感,因此养成持续运动的习惯,甚至开始挑战马拉松、三项铁人,或是跟着跑步认识的朋友开始爬百岳。因为得到成就感,又有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共同惕励,强化了一开始勉强维持的习惯,变成了真心喜欢的事。

喜欢吃,懂吃,而不只是看标价、看排场决定食物的价值,就从开始手做尝试不容易失败的料理开始。知道这道料理是怎么做的以后,再尝别人的手艺,就特别有感。发现同一道料理,别人做出来的滋味更好,于是去深究原材料、做工、调味、温度的差别,因为不断尝试,逐渐深入,迟早就会从单纯吃喝的“行为”变成品尝美食的“习惯” 。

养成欣赏别人的好习惯的习惯。

教会自己,就是认识自己的内在。

本文出自大田出版《用12个习惯祝福自己》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