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16/7/6 下午 07:12:32

只会说“好”?拒当烂好人这样做

(關鍵字: 拒絕 , 好人 , 爛好人 , 說不

【如何说“不”】

很不幸的是,“不”所造成的伤害比“好”所帮助的更大。

人类的大脑是由罗伊.鲍梅斯特博士所提出的“负面偏好”(negativity bias)所接通,这也是为什么就算是在同一个工作评论当中,贬义的影响力时常会比褒赏还要大,有些研究也指出为什么输掉五千元的心痛程度比赢五千元的喜悦程度还要多。身为某种物种,比起追求快乐,我们宁愿逃避痛苦。

有些心理学家声称,我们必须在账户中存下七项正面事物来平衡一项负面提款。“不”其实非常昂贵。

既然知道了,有些时候我们还是得说“不”,你的责任就是在传递这讯息的同时也降低这成本,方法就在这!

给自己一点时间

“好人”与“不好的人”的关键指标在于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和习惯性地回答别人的需求。然而,你可以给自己一点时间,之后可以用“让我想想看”来回答。这表示,你不会被当下的情绪牵着鼻子走,最终还能减弱“不”的能力,而且这还能让你保持在驾驶座位上。

身为一位家长,这对我来说实在不容易。面对自己小孩的要求,我下意识的反应都是“不”。过一会儿,当我考虑第二遍时,我会改变主意然后说“好”。这会破坏我最初拒绝的可信度。

“让我想想看”这句话(或者偶尔的“我需要问你妈妈的意见”)能够让我的“不”确实地变成“不”,而我的“好”变成“好”,非常有帮助。

“好”的三明治

当“不”是必然时,最好用两片“好”夹在中间。某名学生可能请求老师延长作业的期限,老师可以这样运用“好的三明治”:

“我知道成绩对你来说很重要,但很不幸地我无法延长作业的期限,但是看在你目前为止完成的部分,我还是可以给你一半的分数。”

“我知道成绩对你来说很重要”是认同对方处境的开始,算是第一个“好”。很明显地,“我无法延长作业的期限”是个“不”。“我可以给你一半的分数”是最后一个“好”。

这方程式很简单:正面─负面─正面。

理智上,他们会听懂你所要传达的“不”,但在情感上,这样比较不伤人。

给一两个原因

“为什么不行?”拒绝小孩后,我通常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拒绝时,我们都会想要知道为什么,这只是人类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够给一两个原因解释为什么我们说不时,他们会知道这并非针对他们个人,而且也不是一个不假思索、冲动之下的决定,这样一来,他们会感到放心。这的确是深思后的结果。

如果你的原因涉及到其他人,这会让你感觉比较不自私。用“不,我觉得不要”回答一项帮忙搬家的要求是一个很真实又充满自信的拒绝,但容易被认为自私又无理透顶。对比之下,“太不巧了,我无法,因为我儿子刚好有个重要的棒球比赛,如果我不去的话,他会很难过。”现在,你从无礼之徒变成爱家老爸。观感就是一切。

改变你的说法

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不”是一个很强烈的字眼。试试看用委婉一点的用语,像是“我不得不拒绝”、“我很想,但我无法”、“我很抱歉,但我真的无法答应你”或者“如果再继续下去,我会感到不自在”。

但愿这些策略能够让你做出一些必要的拒绝,让他人能够更轻易地把拒绝之词吞咽下去。而对于那些非必要的“不”……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