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运动好处多,包括强化全身肌肉群( 尤其是下半身肌肉群)。还有促进血液循环功能、提升心肺适能等。相信许多人在刚练习深蹲时,一定都曾被教导「膝盖不可超过脚尖」,但是,专家表示,这观念已经落伍啦!
深蹲人人会,膝盖不超过脚尖是铁则?
深蹲动作就像中国武术中的蹲马步,不但可以强化腿部肌力、预防肌少症和跌倒,对于臀部和核心肌群也有锻炼和雕塑的效果,天天练习甚至还能提升心肺功能、延缓衰老,健康好处多多。特别的是,深蹲不像其他许多的运动需要工具或注意场地,随时随地想做就能做,因此几乎人人都可轻易上手。
然而,深蹲其实暗藏学问,错误的蹲姿反而容易伤身。而在深蹲的姿势注意事项中,备受争议的便是「膝盖可不可以超过脚尖?」对于这个问题,美国脊骨神经医学博士张轩彬直接讲结论:「可以!」
过度限制膝盖位置,小心脊椎健康拉警报
脊医博士张轩彬进一步说明,以前念书时,学校教授确实教导深蹲时,膝盖不可以超过脚尖,否则容易增加膝盖的压力,提高膝盖受伤的风险。但,这样的观念在最近几年被推翻了。蹲得越深,为了维持重心的平衡,最后膝盖还是会超过脚尖。而且世界顶尖的举重选手蹲姿举重时也发现,并不因为膝盖超过指尖而提高膝盖受伤的情况。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如果过度限制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反而可能因不当的骨盆与腰椎代偿作用而导致其他身体部位受伤。
举例来说,如果是小腿天生较长的人,蹲下时膝盖本来就容易超出脚尖,如果过度要求膝盖退到脚尖后方,不仅容易增加髋骨的压力,也可能导致上半身为了平衡身体而过度前倾,进而增加腰椎的压力。如果本身就有脊椎方面的问题,还可能造成椎间盘压迫或椎间盘滑脱。
快学起来!正确深蹲3原则
1.以屁股为发动部位
张轩彬博士强调,练习深蹲时,与其执着于膝盖和脚尖的相对位置,不如先学会正确的起始动作:蹲下时,想像身体后方有一张无形的椅子,以髋关节(说白话一点就是屁股)为发动部位,腰背打直再慢慢坐下。如果以膝盖为发动部位,通常膝盖容易超过脚尖,膝盖也容易在调整姿势时承受更大的压力,进而导致受伤。
2.注意下肢和上半身的角度
一旦学会了深蹲的正确起始动作,再来就是依个人情况,逐渐调整姿势。张轩彬博士表示,蹲下时,小腿骨和上半身的躯干相互平行,大腿骨和地面也相互平行,此一类似平行四边形的状态,是最理想且稳定的姿势。另外,研究也发现,当膝盖弯曲约80度,对大腿前端股四头肌的训练度最佳;当膝盖弯曲超过90度时,对屁股臀大肌的训练效果最好,因此建议深蹲时尽量控制膝盖弯曲80至90度之间。
3.双脚与肩同宽刚刚好
至于深蹲时,双脚张开距离要多少?建议「与肩同宽」。如果双脚打开距离太小,蹲下时膝盖容易超过脚尖;若双脚张太开,深蹲时容易脚尖内缩形成「内八」,增加膝盖内侧韧带和半月板的压力。
深蹲人人可练?特殊情况宜先谘询专家
张轩彬博士表示,原则上,深蹲人人可练,但如果已知有关节性疾病,例如:膝关节炎、曾经换过人工膝关节或髋关节,应特别小心。刚开始练习时,也可以采取「贴墙法」,背靠墙壁,脚跟距离墙壁约0.5至1个脚掌长,想像后面有一张椅子,再慢慢地用屁股坐下;或者采取「扶物法」,在深蹲时手扶家具,以提高身体的稳定度,同时降低因臀部和大腿过度用力引发的肌肉酸痛感。
需注意的是,练习深蹲时若出现疼痛不适,久久无法消退,千万不要以为只是单纯的肌肉酸痛,小心也有可能是关节损伤或半月板受损,建议尽早就医检查和治疗。未来再练习深蹲前,也应先谘询专家的建议,选择对自己较安全且健康的深蹲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