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19/5/2 下午 03:27:21

对孩子过度控制?还是太纵容?专家教你如何在教养极端间取得平衡

(關鍵字: 教養 , 家庭 , 親子教育 , 阿德勒 , 控制

另一位爸爸高登,则是位饱受挫折的继父,他和十岁的继女雅曼达每晚都要吵架。有天晚上高登还追着女儿满屋子跑,两个人都气得扯开嗓子大吼大叫。高登坦承自己个性固执,又严格管控孩子-他说,这是他拉丁裔的血统使然。父女俩为什么争执不下呢?为了淋浴规定。雅曼达不喜欢用淋浴的方式洗澡,高登觉得她泡澡浪费热水和洗发精,花太多时间。

高登和太太一起到亲职教育团体寻求协助,他在讨论中透露,从孩子婴幼儿时期到现在,他们用的是同一套“洗澡时间表”。女儿反抗,高登则坚持执行,他甚至坐在马桶上,一边说教一边监督女儿洗澡,雅曼达则在淋浴间里边哭边洗。随着雅曼达进入青春期,高登意识到他不可能再依赖这个方法了。

到底该怪谁:父母还是孩子?

有趣的是,玛丽和雅曼达这两个孩子都符合“对立性反抗疾患”(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的诊断标准,这个“病症”在心理健康领域越来越常见,主要指的是孩子爱争论、常发脾气、刻意反抗或拒绝与大人合作,把自己的缺失怪到别人头上,具有易怒、急躁、忿恨、报复的特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著,《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一九九四)。孩子鲁莽、无礼、叛逆的行为确实不该纵容,但玛丽和雅曼达的行为都是源自家长的过度控制。如果家长改采温和、坚定的态度设立规定,彻底实践,孩子的行为是否也会有所改变呢?

在亲职教育团体的帮助之下,高登夫妇决定试试看不一样的做法。他们认为孩子一周只要淋浴三次就可以接受,于是把三个孩子全都找来,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让孩子们安排自己洗澡的时间表。雅曼达告诉父母,她比较喜欢泡澡,可以一边听听音乐、看本好书。

高登冷静地同意她可以泡澡取代淋浴,只要别在家人赶时间的时候占用浴室就没问题,这态度简直把雅曼达惊呆了。同时,高登也努力不再发号施令,而是问孩子愿不愿意帮忙合作,也仔细反思自己的行为看在孩子眼里会有什么感觉。改变需要时间,高登也坦承他犯了很多很多的错。不过,家里的怒吼和争吵渐渐少了,全家人的相处情况也融洽许多。

至于珍妮和女儿玛丽,则是一起去找治疗师,接受了一阵子的咨商。珍妮最后承认,她确实订下了不合理的规矩,自己的情绪也有失控之处,因此引发了玛丽一部分的叛逆行为。但是她仍然无法放弃掌控一切的需求,所以较量大小声的戏码还是在家中不断上演。

六个月之后,珍妮告诉女儿,这个家不欢迎她了。玛丽现在和爷爷一起住,接受药瘾戒治门诊的治疗,已经好几个月没跟妈妈说过话了。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