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现实局限,用晚餐替孩子的发育之路奠定好根基?黄翠华营养师有以下3项建议:
1.减少外食和独食的次数
如果无法避免外食,至少每周一到周五也要有2天是自己煮,家长先规划菜单和准备材料,例如五谷米,烹煮较为耗时,可以前一晚洗净后浸泡并放入冰箱冷藏,隔天晚上煮饭时只要放入电饭锅,再煮个鸡肉咖哩和烫青菜,约半小时就能轻松上桌,让全家吃得营养又健康。
另外,周六和周日至少有2餐,邀请孩子一起进厨房做菜,不仅能增进亲子感情、减少外食,也能教育孩子认识食物和正确饮食,达到食育的效果。
2.正确规划饮食内容
问卷调查发现,学童除了有蔬菜水果摄取量不足需补充的情况之外,主食和蛋白质食物的选择也严重失衡,晚餐主食90%来自精致淀粉,仅有10%是全谷类,研究发现全谷类食物的抗性淀粉比例和膳食纤维较高,有助稳定血糖、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另外,蛋白质部分,5%来自加工肉品,例如:火腿、培根或香肠;且非加工肉品以红肉为优先选择,不少学童是天天吃红肉。
由于WHO已经红肉列为2A类的可能致癌物,台湾高雄医学大学和哈佛大学共同发表的研究也曾指出,在台湾,每星期吃1次加工肉品的学童,白血病风险增加74%,因此建议肉类食物尽量以脂肪较低的海鲜和鸡肉等白肉为优先选择,红肉每2天吃1次就好,同时减少加工肉品的摄取。另外,黄豆类制品如豆腐、豆干,也是蛋白质的建议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