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孩子未来地样子、成长的方向,与照顾者及重要他人总是有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因此,照顾者、重要他人如何看待孩子,将影响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重点之一。于1968 年,心理学家Rosenthal和Jacobson曾先对孩子们进行标准化认知测验后,将一批认知能力平均水准差不多的孩子交给老师带领学习。
但交给老师时,却对老师宣称这些孩子中有某些孩子是认知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孩子的“资优生”,其他孩子则只是“一般生”。而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重新再对所有的孩子们进行认知测验,却发现“宣称是资优生”的孩子们,表现明显较“一般生”要佳,且在年龄越小的班级差异表现得越大。显示了他人对于孩子的预期表现,将影响他人对孩子所做出的努力及付出,也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毕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Rosenthal & Jacobson, 1968)。
毕马龙效应,重要他人与孩子表现交互影响的操弄师
为什么对孩子的预期表现会造成影响孩子表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心理学家认为,当人对孩子有了预期,人就会在自己的行为模式上出现自动调整,借此让自己的预期成为现实,形成了自我验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Merton, 1948)。
也因此,当老师被灌输了“他们是资优生”的预期后,自然便会对于孩子有更多的引导或是提供更多的资源以符合“资优生的需求”,进而导致“宣称的资优生”最后真的变成“资优生”的结果。而这样的效应,显示了在儿童发展领域,无论是老师、照顾者或是各专业,对于孩子的预期【请注意,是“预期”而非“期待”】是有多重要。然不可讳言的,在现今社会的我们,很容易对于孩子表现出现过度负面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