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去捡东西,站起来却眼冒金星,走在路上,怎么突然路线歪了…,这一些经验你有吗?小心可能是“贫血”警讯!提到贫血,一般人就会马上想到要“补血”,脑海中也很快浮现补血的口袋名单,尤其是红色食物,例如:红豆、樱桃、葡萄、桑椹等,到底这一些食物真的有助补血吗?来看看科学实证的答案。
![][134938]
补血以形补形?科学实证破解问题
谈到“补血”,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日常生活若是遇上头晕目眩,或是蹲低后站起的眼冒金星,多半会先怀疑自己是否“贫血”了,于是着手搜寻可以“补血”的食物。依据传统,多数民众会有“以形补形”的刻板印象,以为多吃与血液相近颜色的食物,可以补血强身,藉此改善贫血症状。
其实,这样的观念并不正确,营养师蔡正亮以“实证医学”为出发点,引用的参考文献主要为国际SCI发表的科学期刊,让“数据说话”,带大家来解开问题。在其新书《营养师教你不用怕:用实证科学破解27个常见饮食问题》中提到,要破解这样的问题,首先要从“人体血液的基本知识”来说起。
“铁”是红血球非常重要的成分
血液是由“血球”和“血浆”组成。血球又分为“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三大类,其中以红血球所占比例最大,正常成人每毫升的血液约有5百万个红血球。每个红血球中因含有血红素(Hemoglobin)分子,故血液呈现红色。另外,肌肉中因含有肌红素(Myoglobin),同样也会让肌肉呈现红色,只是当与氧气接触时,会发生氧化现象,肌肉因而呈现较深的红色。然而,不论是血红素还是肌红素,两者都含有很重要的矿物质“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