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切洋葱,总是哭的淅沥哗啦,真的很难受。民间有不少偏方推荐切洋葱可止流泪,但是似乎都不太灵光。除了买甜洋葱或无泪洋葱汁外,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美国知名化学教授来破解“洋葱催泪”的关键密码。
美国匹兹堡大学荣誉化学教授罗伯特.沃克,在其新书《料理科学》中提到,让人流泪的不是洋葱,而是大众对于洋葱的诸多误解。洋葱为何会刺激眼睛?甜洋葱跟普通洋葱差在哪里?
洋葱的催泪剂 原来是他
洋葱里的“催泪剂”并非丙酮酸(pyruvic acid),丙酮酸不是源自于土壤中的硫,因为丙酮酸根本不含硫;催泪剂也不含磺酸、亚硫酸,或其他常背黑锅的化学物质。
事实上,催泪剂根本不是酸,而是一种称为“thiopropanal sulfoxide”,或“thiopropionaldehyde-s-oxide”的含硫化合物,姑且称之为“化合物T”(“T”可表示催泪瓦斯)。
科学会说话 洋葱呛鼻的指标
一般人大概会认为,切洋葱会流泪,是因为洋葱里某种单一的化学物质,不但会让眼睛不适,还会产生呛辣的口味。然而,这两种效果主要由不同的化合物造成。化合物T基本上与呛辣口味无关,常见的食物著作中常出现这种说法,而最辛辣的洋葱,也未必是最厉害的催泪弹。
切洋葱的过程牵扯到相当复杂的化学反应,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明如下:
无论是相当于催泪瓦斯的化合物T,或是造成辛辣口感的化合物,在未切开的洋葱里都不存在,它们都要等到洋葱细胞被切开,或咀嚼后才会形成。洋葱内的蒜胺酸酵素(alliinase,简称为 A)与一群所谓的S-alk(en)yl cysteine sulfoxides(简称 S)的化合物,隔离在洋葱细胞的不同部位中,一旦细胞被破坏,它们会被释放出来,然后互相反应后,形成催泪瓦斯:A+S→T。
另一组同样由蒜胺酸启动的反应,则会产生氨、丙酮酸与不稳定次磺酸。其中次磺酸会更进一步反应形成若干带有味道与刺鼻感的化合物,主要以“alkylthiosulfinates”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