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喜欢输的感觉,从游戏过程中学习控制情绪
桌游的种类非常多,有竞争型游戏,也有合作型游戏,但大部分的游戏结尾总是会有赢家和输家。
当我希望透过游戏训练孩子面对失败,接受自己的情绪反应,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互动,我一开始就会挑选竞争型的游戏,像大富翁就是非常典型的竞争型游戏。赢了固然开心,但输家往往占大多数,常陪孩子玩游戏,就可以观察到,许多孩子玩输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情绪与行为上的过度反应。
我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想当赢家,输了之后会不开心、难过、沮丧,甚至生气,这些反应都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这些挫败经验后的反思,到底让孩子体会到什么?玩桌游是训练孩子面对失败的好机会,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真的”情境。如果孩子连玩游戏的挫折都无法承受,未来面对真实社会的竞争压力与挑战,那就更辛苦了。
输常伴随沮丧与愤怒的情绪,游戏进行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要让孩子练习觉察自己的情绪,透过后设认知的训练,让孩子理解自己为什么会难过与生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而这样的情绪又是怎么产生的?发现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抒发,才不会影响到周遭的朋友?这些问题是每一个人一辈子的功课,透过桌游活动,孩子有机会在过程中不断的经验、修正、再经验、再修正。
我会告诉孩子们:“老师能理解你输的感觉,你会生气或是沮丧,代表你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你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但我们要练习与这种感觉共处,因为没有人一辈子都是赢家。输本身也是一种学习,仔细分析自己哪边做得不好,修正后,未来赢的机会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