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值得注意的是,蘇峻弘主任提醒,主動脈剝離也可能以非典型症狀表現。有些症狀不典型的患者,卻是主訴出現腹痛、頭暈、嘔吐、全身軟弱、下肢無力等症狀,第一時間醫師往往很難因此想到主動脈剝離而延誤診斷。像是,上述案例中的許先生一開始表現的症狀只是無力、畏寒合併咳嗽,即使三天後症狀惡化仍未有嚴重胸痛。
若非心電圖呈現明顯疑似心肌梗塞變化,醫師也很難聯想到急性心血管疾病。不過,蘇峻弘主任強調,其實主動脈剝離以心肌梗塞表現也相當危險,因為醫師會在緊急心導管檢查前給予抗凝血劑,這些藥物會使確定診斷後的手術難以止血,增加手術的困難度及風險。
主動脈剝離也可能發生在年輕人身上!醫師提醒,有高血壓病史、抽菸習慣者更要當心
蘇峻弘主任也提醒,雖然根據過往臨床統計,主動脈剝離大多好發在50到70歲男性。但有研究顯示,這個發生率十萬分之三的疾病,仍有1成的機率會發生在40歲以內的族群!
就以上述案例中的許先生來說,雖然發病時只有45歲,又有定期運動習慣,看似並非高風險族群。但是因他長期抽菸、又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在氣溫驟降的冬至時節下,就引發主動脈剝離急症的發生,所幸在就醫即時、緊急手術處置下救回一命。而這個可怕的罹病經驗讓他更加珍惜生命,也願意現身說法分享給更多有潛在風險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