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檢查方式需要經過醫師評估再進行,高風險族群更是別輕忽
影像檢查方式包括:運動心電圖,看看心臟有無缺氧狀況,透過此項檢查大約7成的人可以確診。另外,也可以自費做電腦斷層掃描,可以看出血管堵塞的程度,大約有9成的人可以找出問題。以及利用核子醫學的心肌灌注掃描,看出血流有無阻塞,約有8成可確診。
至於,有一些高風險族群包括:肥胖的人,即BMI大於25的人,還有年齡部份,男生大於45歲、女生大於55歲或已經停經,還有有家族史,即家人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服用藥物幾個月後,仍然會出現胸悶、氣喘、說話氣不順等,可能血管已經有阻塞,就需要經過醫師評估必要時做心血管檢查,例如臟超音波檢查。
控血糖、控膽固醇、控血壓,三者都不可忽略!
陳玠宇醫師表示,除了檢查,平時更應該預防三高,最重要的是控血糖、控膽固醇、控血壓,三者都不可忽略!
【血壓、血糖、血脂數值警訊】:
1.血壓:
正常人的血壓是收縮壓小於120 mmHg,舒張壓小於80 mmHg,兩者皆要達標才算。高血壓則是指收縮壓大於140 mmHg,舒張壓大於90 mmHg,就需要服用藥物控制。也有的人屬於高血壓前期,即收縮壓介於120 mmHg至140 mmHg之間,而舒張壓為80mmHg至90mmHg之間,有此情況就必需接受檢查,可能血管已經有硬化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