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中风高危险群:肥胖、三高、老烟枪等
容易引发下肢动脉栓塞的危险群包括:40岁以上中老年人、缺乏运动久坐不动者、高血压、血脂、血糖等三高患者、长期抽烟者、有冠状动脉家族史者及体重过重者,这些危险群约有1/3者会有间接性跛行症状,即走路时走走停停、愈走愈短、酸痛及抽痛加剧,甚至出现下肢突然冰冷、发白。其中5%~10%的患者会有足部溃疡、皮肤坏死症状,5%的患者在5年内会面临截肢,不可轻忽!
新式“EKOS微导管震波溶栓”治疗脚中风,溶栓成功率可达9成以上
张嘉修医生指出,如出现下肢动脉栓塞症状,要尽快求诊于心脏科医生,透过周边动脉超音波、血管摄影等检查,确认病灶发生处及范围。治疗方式大致可分为:药物治疗、传统开刀手术及新式“EKOS微导管震波溶栓”导管手术治疗。传统开刀手术治疗方式是血管绕道手术,以人工血管缝合在阻塞血管的两端,使血流藉由人工血管流至末梢,但手术缺点为手术时间长、伤口范围大、术后易有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住院时间长,约两周多。
新式“EKOS微导管震波溶栓”导管手术,仅由病人鼠蹊处穿刺一个约2mm小伤口,将带有震波芯片的微导管伸进动脉栓塞内,利用震波将栓塞物结构变得松散,辅予血栓溶解剂治疗,不仅伤口极小、减少出血风险,住院时间短,溶栓成功率更可达9成以上。
张嘉修医生呼吁,因下肢动脉栓塞与足底筋膜炎症状类似,都会有走路踩地疼痛、走走停停,无法久走症状,若民众长时间一腿或双腿疼痛无力,自行使用酸痛贴布也无法根治,且疼痛加剧,应及早就医确诊,以免延误就医严重恐截肢。另外,建议民众平日应适时运动、控制三高、戒烟避免血管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