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是脑中风的高峰期,而容易被忽略的心房颤动,也是中风的危险因子。根据研究,心房颤动约会增加5倍脑中风的风险,且心房颤动导致的中风,预后很差且复发率高。而根据研究发现,年轻且没有危险因子的心房颤动病患,每年的中风率竟有百分之1.15,是西方国家的将近2倍,实在不容轻忽。
要判别心房颤动有一个很简单且容易察觉的征兆即“心律不整”,症状包含心悸、胸痛或不适。此外,心房颤动发生时,可能会发生呼吸短促、头晕或是昏倒的状况。 然而,心房颤动可能通常是没有症状的,因此病人常直到并发了缺血性中风、足部有血栓,或是心脏衰竭急诊就医时才发现有心房颤动。
年轻且没有危险因子的心房颤动病患,每年中风率仍有百分之1.15
全台湾约有23万名心房颤动的病患,台北荣总内科部陈适安主任表示,所谓心房颤动是指心房快速而不规律的跳动,一旦发生时,因为心房没有有效的收缩,心房内的血液会处于流动不佳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形下,血液很容易凝结成血栓,一旦这血栓随着血流流到脑部,就会阻塞住脑部的血管而造成脑中风。
台北荣总研究团队分析台湾健保数据库超过18万名未接受中风预防药物的心房颤动患者,发现若病患合并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每年的中风率可高达8%。特别在年轻且没有危险因子的心房颤动病患,每年的中风率仍有百分之1.15,是西方国家的将近2倍。同样是研究团队成员台北荣总心脏内科赵子凡医师指出,过去认为东方人心房颤动的中风风险没有西方人来的高,这样的观念可能需要改变。